初中化学课堂激趣点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三尺讲台,照亮学生未来。每个站在讲台的教师无不淋漓尽致的展现自我才华,为的是让学生能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取得丰硕的成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教师忘我的投入工作,学生忘我的投入学习;兴趣使人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使学习的劳作化为无怨无悔的祝福;它还会点燃起每个学生智慧的火花。兴趣在于培养,在于教师的诱导。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破除迷信的引入激趣
  开学第一节课,我并不急于讲化学的学习方法或者化学的学科演变过程,相反的,我从电视上古代方术为皇帝练长生不老药说起,讲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我还讲到民间道士捉鬼的事,告诉大家那不过是骗人的小把戏,不过是拿一些化学反应来糊弄老百姓。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在学生好奇与惊讶的目光下,开始了第一个化学实验——民间所谓的“捉鬼”实验。在一个小碗上铺了一个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试纸,然后在小刀正反面涂上酚酞试液,说了声:“大家注意看,我的小刀插入纸中有何变化?”我把小刀插入碗中纸中,同学们发现刀的两面和纸的破损处都变红了。我问大家:“鬼真的被我捉住了吗?”同学们笑着说:“没有。”我说这只不过是一个酚酞遇碱变色的一个化学实验。这下你们相信了吧,世上根本就没有鬼!这不仅破除了大家的迷信思想,树立了相信科学的信心,而且用实验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化学学科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
  二、化学实验的演示激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放出、沉淀析出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操作实验时,就会像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极其特殊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力图使实验过程的每个变化现象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們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学生的化学知识很多是用实验手段,通过他们观察,积极思考后得到的。例如,在讲钠和水反应时,我在演示实验前提出思考题:1、把钠放入水中后,钠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2、和水反应时会发生什么现象?3、滴入酚酞溶液,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实验时,学生能观察到下列现象:钠投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钠立即和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金属钠熔化成小圆球,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移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最后小球消失;反应后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变红。这样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使得学生感到化学有神奇的魅力,对观察到的这些现象学生又会问:“为什么”,这就更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三、设疑激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巧设疑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有经验的化学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上恰当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学习“空气”一节“臭氧”的有关知识,可提出问题:绿色环保冰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生产它?又如学习“爆炸”这一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爆竹会爆炸是因为它里面有什么?把它里面的火药倒出来,再点燃火药,还会爆炸吗?爆竹爆炸的原理是什么?油库周围为什么要严禁烟火?为什么不能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四、谜语激趣
  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依据教材内容,编写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谜语。例如: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编为:“包公横卧水晶房,轻(氢)风拂面喜洋洋,忽然烈火从地起,包公变成关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氢)风吹暖房。”让学生猜一猜化学实验的名称,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兴致很高,积极地投入思维。通过猜谜语,我们把氧化铜的颜色及实验的步骤,实验的主要现象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学生们感到兴趣盎然,愉快的掌握化学反应知识。再如,浓硫酸的稀释,我编为“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很危险。”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浓硫酸稀释的印象,即在稀释浓硫酸时只能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五、顺口溜激趣
  对于一些需要记忆而又不易记忆的内容,如元素的名称、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它们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元素符号名称编为:“元素符号是工具,因此必须要牢记,氢H,O氧,磷是P,N是氮,C是碳,汞是Hg,Na是钠,K是钾,铜是Cu,铁Fe,Ca钙,Al铝,氯Cl,铅Pb;Zn锌,Ag银,硫是S,镁Mg;Si硅Br溴;Mn锰不能丢。”把常见元素化合价编为:“元素性质化合价,学习化学要用它。记准它们有方法,背个顺口溜掌握它。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可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三五氮,一二铜汞二四碳,二四六硫最常见,氯价能显七、一、五,属于负一最突出。单质规定价为0,正价负价要分明,化合价,没有定,逐步增多不觉难。”这样不仅好记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学习与记忆的方法。
  六、新闻报道激趣
  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内容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合适的相关内容来创设新情境会对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CO2性质前先介绍一则新闻:据报道,某市有几位小学生到校外玩耍,因好奇进入一个抗日战争留下的防空洞,结果几位小学生都昏倒在防空洞中,不幸身亡。经调查发现导致几位小学生身亡的原因是防空洞中CO2含量过高,使他们窒息身亡。学生们听了这则新闻再去探究 CO2的性质,对 CO2的认识就较为深刻,同时又对大家进行了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七、故事激趣
  刚上初三的学生很想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干什么的,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等等。为此,我在化学课上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钻石失窃之后”及“格林太太的假牙”。这两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并且与化学联系密切,听这两个故事学生既满足了心理需要又获得了知识。通过这两个故事,学生感到化学不但可以破案,而且还可以治病,从而拉近了他们与化学的距离。两个短小的故事加之以其他知识的贯穿,使学生深深感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如果人类离开了化学,人类就难以生存,从而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八、情境激趣
  对于学生来说,化学这门课比较抽象,学习时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零碎,因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老师不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化学成绩就难以提高。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就能化枯燥的学习为轻松的娱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东西。例如,我是这样让学生记住CO(NH2)2的分子式的:现在流行穿印有英文的衣服,而有个学生对于化学式和英文分不清楚,买了一块印有CO(NH2)2的布料做了一件上衣,恰好“CO(NH2)2”在背上,有人看了讥笑他,他还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还说:“笑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当老师一解释,他们便豁然开朗,接着想知道更多的有关类似的分子式了。
  九、多媒体激趣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能通过多媒体更生动的演示一些化学变化过程,多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在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宏观与微观的变化过程,并做到动静结合。例如,利用计算机模拟水分子的分解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离;然后,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跑出来;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氢分子又聚集成氢气跑出来。通过演示,运用图形图像把原子概念的难点化解,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概念,并能很好的理解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动态的过程演示又给学习带来了乐趣。
  十、实践激趣
  学好化学,培养兴趣,除了课堂上形成“观察——惊叹——疑问”的体验模式外,我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工厂等地调查,以便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针对我县工厂多,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特点,我搞了一个空气污染,水污染的调查,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此外,我县湖村镇石灰石资源丰富,我又带领学生去天鹅洞参观游览,让他们了解岩洞的形成历史,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使他们明白了“石头搬家”的原理,既学习了化学知识,又让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的山水美景。我还组织学生考察了水泥厂、石灰厂、大理石厂等消耗资源较大的粗加工型企业。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原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化学反应式。
  化学学习虽然是艰辛的,但只要我们化学教师能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就一定能给学生一片更绚丽的天空,从而使学生学得更开心,学得更积极,更主动,从而使他们原有兴趣能一直持续的保持下去。本文从以上十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在化学课上的激趣点滴尝试,可能会挂一漏万,表述也不一定准确,但期盼着能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学物理教改轰轰烈烈,这种教改浪潮势必会波及中职物理教学。但中职学校的老师很清楚,由于生源素质不同、学习目的不同,中学的教改成果未必适用于中职教学。虽然中职没有升学压力,但教学未必轻松。中学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困难生,甚至放弃困难生。而中职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正是初中阶段的困难生,这就对中职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本人认为,广大中职学校物理教师应当根据中
【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当前知识经济社会里,写作能力更是学生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能力。也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更加重视作文教学,更要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贴近生活 实践 思维创新 创作兴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是,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尤其是全国卷作文的变化表现在: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
【摘 要】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现代化,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生本”理念的体现,追求学生创造性的提升,但也不乏“过度”现象的发生。任务型教学方法以题带课,通过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问题 任务 教师引导    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笔者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有赖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更新,怎样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去创设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其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
在教育事业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科目类型已日趋完善。在目前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深化,艺术欣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欣赏课内容比例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开设了必修和选修等内容丰富的美术欣赏课程,让学生去领略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
【摘要】多样化的导入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导入 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作为小学英语的教学,如果要有好的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摘要:美术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技法陈旧,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生活 想象 创造力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共同发挥着作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从心理学视野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课题。高校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人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