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仙诗中的法术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仙是先唐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和跻身仙界的期盼。从字面上讲,“游仙”就是与仙同游,或游于仙境,或游以求仙。而这显然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游仙者必须具有超凡的能力,这种超自然的能力就是法术。
  最初,在人们观念中,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只有神和巫。巫作为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他们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超自然能力是不难理解的。《山海经》说巫具有复活生命的本领,《楚辞》中说巫能占卜、降神、招魂。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神仙方术的日渐兴起,从原始巫师蜕变而来的方士们为了自神其说、赢得信众,逐步把原始巫术中的一些仪式和方法移植过来,形成了他们的“法术”。于是,仙人或方士的“特异功能”开始充斥神仙故事。游仙作品的主人公既然要游于仙境,自然也需要一些异于常人的法术,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通神致仙、飞行升天、占卜吉凶等。
  
  致仙术
  
  降神致仙可不是一般的求仙者所能做到的,当年秦皇汉武被方士们忽悠来忽悠去,折腾了一辈子也没能见到仙人的真面目。好在文学作品是想像的产物,在那里,游仙者几乎人人都能遇见神仙。
  游仙者遇见神仙,大约有3种情况:一是仙界拜见。仙界是仙人所居之地,游仙者既然能飞到仙界,在那里见到仙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贾谊《惜誓》说:“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张衡《思玄赋》说:“叫帝间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皆此类。二是人间偶遇。仙人有时也会到凡尘中游历一番,所以游仙者守候在仙人容易出没的山间林中或许也能遇见仙人。汉乐府《上陵》以极其天真的笔调写道:“芝为车,龙为马。览邀游,四海外。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曹植《仙人篇》则想象攀登泰山过程中突然看见“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三是以术致仙。致仙术在游仙诗中殊难表现,曹植《飞龙篇》提到的“西登玉台,金楼复道”其实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的秦始皇以复道连通宫观,微行以避恶鬼候神仙之术。
  对于游仙者而言,仙人的作用主要有4个:一是授道,二是授药,三是引路,四是交游。仙人授道,如《远游》中王子乔关于“道可受兮不可传”的那段论述,再如《七谏·自悲》:“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曹植《飞龙篇》则想象仙童“教我服食,还精补脑。”授道固然好,但毕竟还须游仙者自己悟道修行,不如干脆授药来得直接、简便,因此仙人授药也成了游仙诗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曹丕《折杨柳行》说仙人“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至于仙人引路,汉乐府《长歌行》写道:“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能与仙人欢娱交游当然也是求仙者梦寐以求的事,《远游》的作者写道:“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有些作品中,甚至想象游仙者与仙女行男女之欢,《九思·守志》就有“与织女兮合婚”的奇想,张华《游仙诗》也有“云娥荐琼石,神妃侍衣裳”之句,陆机《前缓声歌》则声称“北征瑶台女,南要湘川娥。”
  
  飞行术
  
  跟致仙术一样,飞行术差不多也是游仙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古人心目中,仙人通常就是掌握飞行之术并大多处于飞行状态的人。《庄子》所说的神人、至人、圣人大略如此,《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说至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淮南子》、《抱朴子》等也有大体相似的论述。
  如果按照飞行方式区分,游仙诗文中所表现的飞行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腾虚飞行,二是骑乘飞行。
  腾虚飞行是指飞行者无所依傍而自由飞升,或腾云驾雾,或振翅高飞。《淮南子·览冥训》说妲娥窃不死之药以奔月,应该就是如敦煌飞天那样长袖舞动、飘然升天的吧。《列子·周穆王》说西极之国的“化人”邀周穆王同游天宫,“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神仙传》说若士“举臂竦身,遂入云中”,大凡皆此类。游仙诗歌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曹操《陌上桑》之“驾虹霓,乘赤云,登彼曾九疑历玉门。”郭璞《游仙诗十九首》其六之“升降随长烟,飘砜戏九垓”云云,都是这种腾云驾雾式的飞行。但具有这种轻举飞升能力的高人毕竟不是很多,于是,古人想像仙人能像鸟一样长出翅膀,鼓翼而飞。不过,好端端的人长出翅膀来,看起来总有些别扭,甚至连老资格的仙人彭祖都说这样“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为蜃,非人道也”(《抱朴子内篇·对俗》)。好在诗人们并不太在意,游仙诗中主人公展翅翱翔之例依旧比比皆是。
  更多的时候,仙人或游仙者是被想像成骑乘飞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鼓翼而飞毕竟太累,而且也不够气派,仿佛是常人之步行,终究不如骑骏马、坐华舆来得省力快捷、气度不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有的求仙者学仙初成,尚未长出翅膀或学会腾驾,还须有所待、有所依。《列仙传》、《神仙传》中所描写的神仙,大多各有所乘,琴高乘赤鲤、王子乔骑白鹤、萧史乘凤凰、陶安公跨赤龙、茅君登羽盖车、韩众骑白鹿等等,不一而足。游仙诗中对飞行骑乘的描写始于《楚辞》传统。《楚辞》系列作品每每极尽铺饰之能事,主人公之坐驾往往龙马腾跃,象舆驰骋,风鸟前导,飞廉后从,青虬左骖,白虎右腓。后世游仙诗由于篇幅所限,不便铺陈,所以主人公的排场也就小了许多,气度大不如铺写辞赋的前辈们。往往轻车简从,孤身独行,骑乘之物大略不出龙、马、鹿、鹤之属。
  
  占卜术
  
  占卜术又称数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法术之一。《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中将其分为6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形法和杂占。这些占卜之术在游仙作品中亦时有所现。《离骚》中,主人公在远游之前,内心充满矛盾和狐疑,于是请灵氛为之筮占,选择吉日良辰才出行。《卜居》中主人公屈原也曾请詹尹决疑,詹尹“端策拂龟”试图以龟卜筮占为之,最终却知难而退,自叹“龟策诚不能知事。”《九章·潜诵》又出现占梦,“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班固《幽通赋》中,主人公梦遇神人,醒来心中疑惑,本想请黄帝解梦,但黄帝级别太高,不是随便能请得动的,于是竞翻检谶书,自学成才,占出吉象:“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日乘高而逻神兮,道遐通而不迷。”张衡《思玄赋》主人公轻举远游前,先是请周文王蓍算,后又觉得可能龟卜更灵验,于是再钻龟考究,飞行途中又让巫咸占梦,幸好结论都说是吉利,不然真不知该何去何从了。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条谜语,谜面是:“青石靠青台,花在石上开,是花都有叶,你往无叶上猜。”  这条谜语是打一冬天里的自然现象,谜底就是雪花。  雪,不仅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对农业生产还有大益处。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古人喜欢赏雪吟诗,历史上有许多对雪景的生动描写。比如,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都流传久广、脍炙人口。  雪花的微观世界  古代诗
“身穿白绫袍,头戴黄纱帽。走路慢腾腾,游泳像船摇。”这是我国民间一道猜动物的传统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熟悉的家禽:鹅。  在不少人心目中,鹅显得呆头呆脑,只不过是一份盘中肴而已。其实这是低估了鹅的作用。在家禽中,鹅是以长寿著称的。一般的鹅可以活到30~50岁。鹅在军警界是值得称道的助手,史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有天深夜,三州节度使李愬率领9000兵士讨伐吴元济,为掩盖行军中的响声,他别
美国科学家发现,患上癌症的小鼠如果体内免疫系统足够强,那么可在很长时间内抑制肿瘤生长。这一发现为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提供了佐证。临床上,一部分中晚期肿瘤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放化疗也无法杀灭肿瘤。此时,被称为肿瘤治疗第四种模式的生物治疗将成为必要的手段。生物治疗可激活人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系统,通过增强人体康复监视功能,给肿瘤细胞贴上标签,并调动免疫“军队”,抑制肿瘤生长,使其长期休眠,从而实现带瘤生存。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俗,每逢旧历年节,不仅举家团聚,而且还往往要祭奠先人。“先人”不仅包括我们幼时曾承欢膝下、现已故去的长辈,还会上溯很多代,甚至直到最早冠以家族姓氏的始祖。祭祖的习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感激先人的情怀,然而对于每个家族来说,那么多从未谋面的先人是如何被纳入到祭奠和追怀的对象中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家谱的存在了。我们对家谱并不陌生,可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又经常只知其
乐善好施本是一件好事,但过度慷慨可能就是一种病了。巴西一名男子患中风以后,留下一个无限制地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赠送食品乃至钱财的习惯。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持续过度慷慨”是一种“病理性慷慨”。CT扫描显示,脑部中风使得皮层下区域受损,而大脑皮层下区域主要控制高层次思维和决策。过度慷慨症状与一些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如强迫性囤积病、社会病态等相反,有助于对照研究“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大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至今,人类已经不可一日离开能源,然而,持续的能源危机却给人类带来极大地困扰。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省区,土地面积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6。然而,浩瀚的沙漠、石漠、盐漠,使新疆给人们以贫乏、荒芜的印象。实际上,新疆不仅是土地大区,也是我国的资源大区,中国的171种矿产,在新疆分布的就有138种,并且许多种的储量在国内位居前茅。此外,
每个人都有因受到伤害而感到脆弱的时候,脆弱时我们的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人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  人类体内有一个“依恋系统”,它的正常运转能够帮我们应对危险和压力。关于依恋,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刚出生的恒河猴在面对用毛
京杭大运河在江苏无锡穿城而过,如同一条翠绿的玉带,将它的无限柔情洒落在沿河两岸,这条玉带的最美之处,莫过于南长桥至清名桥一段——清名桥街廊,它被誉为“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  无锡清名桥街廊,又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也称南长街区,依运河而建,因水而市;街廊长5.6千米,十里长街,十里风光,以它绮丽的水乡景色、优秀的吴地历史文化、原生态的江南古巷而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古桥·
新生儿学步并非条件反射    在常人看来,新生儿的蹒跚学步不过是条件反射,与成人的大步行走有着本质区别。不过,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却发现,新生儿会根据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步伐。研究人员对多名新生儿进行了测试,一边扶着他们使其保持直立,一边在其站立的水平地面上投射出不同影像图案,并让这些影像图案朝新生儿缓缓移动。结果新生儿不但迈开双腿向前行走,而且会根据不同影像图案调整自己的步伐。视觉与行
当一滴水从天空落下,它将去往哪里呢?它将变成什么呢?这是孩童常常提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一般而言,我们认为降落之后的雨水有3个主要的去向:变为水蒸气进入到大气;形成径流,进而形成江河湖泊;下渗形成地下水。其实,水蒸气从陆地表面进入到大气,包括了两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