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饮酒可能导致早年脑出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y2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饮酒一直被确定为是脑出血的一种危险因素。法国北里尔大学的Cordonnier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大量饮酒对脑出血时间轴以及长期转归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那些不嗜酒的人相比,大量饮酒者具有更高的脑出血风险,而且脑出血的发病年龄要提早近15年。

其他文献
由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第六届东吴神经疾病论坛”定于2013年4月25-27日在苏州举行。论坛将继续以“转化医学”为主题,凸显“临床与基础对话”主旨精神,探索适合神经系统疾病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新模式。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降能解细胞外基质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HP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的转化有关。文章就HPA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促进斑块内炎症反应、与蛋白水解酶协同作用以及参与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动脉钳夹联合高胆固醇饮食、维生素队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普遍饲料组(n=5)和高胆固醇饮食组(n=15)。高胆固醇饮食组钳夹右侧颈总动脉后,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并经腹腔注射维生素D,(60万IU/kg)。普遍饲料组和高胆固醇饮食组分别于饲养6周和12周时检测血脂水平,并在12周时取双侧颈总动脉,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学变化。结果高胆
为了评估再灌注指数、血管再通以及重要基线临床和放射学评分对良好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Robarts研究所的Eilaghi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1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进行基线CT灌注成像,在24h内进行随访CT灌注成像,在5~7d期间进行MRI检查。由对基线成像结果不知情的医生进行转归评价。
众所周知,某些种族人群的卒中风险较高,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患病率也被认为因种族而异。因此,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的Rockman等进行了一项人群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族的CAS患病率。
由于支架置入术组30d卒中发生率高于预期,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应用支架置入术和强化药物治疗预防卒中(Stenting and Aggressive Medical Managma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Intracranial Stenosis,SAMM-PRIS)试验的登记工作被迫终止。
一种特殊的肠幽门螺杆菌强毒株与美国人口的总死亡率无关,甚至有可能防止卒中和某些癌症,这是基于近10000人为期12年的全国健康调查的研究结果。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相比,携带这种幽门螺杆菌最强毒株者死于卒中的风险降低55%,死于肺癌的风险也降低4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核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p65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Hey处理组、EPO预处理组和单纯EPO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在2013年版《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以下称“新版指南”)”0的整个翻译过程,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这一在前版指南中并未涉及的理念。笔者对2007年版指南坦。使用“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或“continuous improvement”或“quality improv
脑缺血后处理是指在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实施的一系列间断性血流阻断,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缺血后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