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回归生活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 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
  新接班,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没关水龙头……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掉了水龙头,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
  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
  记得在师范读书时,老师曾在课堂上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是一个态度非常认真的老师上课,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卡片都准备妥当了,上课的时候,却一边贴卡片,一边随手把双面胶的废纸丢到了地上——再精彩的设计,在这一刻,全部一文不值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毁了你精心设计的课堂。当时我们一笑了之,但我心里一直牢记着这个事例,从此,就特别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
  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
  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的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四、道德形成,细节升华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班级学生,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的直接体现。道德的形成不一定是看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是细微之处见大局。
  这天我班体育课,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型竞赛。看得出孩子们兴致很高,叫我感动的并非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有一组同学赛完后时,非常真诚地、由衷地对下一位同学说:“加油!加油!”这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没有教师刻意地教他们这么去做,也没有人引导或者提醒他们,他们就这么做了。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做作或矫情。
  这令我又想到了课堂上他们给予进步同学鼓励的掌声。那也是他们自发的,我没有规定或说要求他们鼓掌,他们就这么做了。我欣慰,我骄傲!因为这是我们班的孩子。也许他们不是很聪明伶俐,也许因为家境的缘故,他们很多地方都不如优越家庭出来的孩子:不如他们见多识广,不如他们灵牙利齿,不如他们乖巧世故……但我可以骄傲地说:他们的纯真善良,是最值得我骄傲的!
  在这个飞速发展又浮躁的社会,这样的感动曾经被人们忽略甚至抛弃,当人们再次回头来寻时,是多么迷惘。忽略它容易,寻回它难哪!我们的孩子们从小也缺乏这种关注和感动,在成人的竞争中,他们也学会了竞争。竞争固然重要,但是,是否还有像学会为他人加油这样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求?
  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习惯的力量。對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自动翻起的椅子用手挡一挡);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最好踩自己的椅子);下雨天乘车逛超市记得带个塑料袋盛起来,避免把伞上的水弄到别人的衣服上……从细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途中安全转运的措施。 方法: 对4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治疗与护理。 结果: 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CS)标准: 恢复良好38例,中残5例,死亡5例。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包括准确评估伤情,快速急救和细致观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颅脑损伤 ; 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丰盈 科学 课堂 丰富资源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
课堂发言是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最有效的手段,课堂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实际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都很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倾尽所能改变这
时尚行业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为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时尚系统,服装设计师开始寻求更具环保性的设计策略。基于人类基本需求发展理论,对服装消费者的
作为宋元交替之际的一名爱国词人,刘辰翁的词作极富鲜明的时代特色,其《须溪词》中有354首词作存于世,其中包含不少的祝寿词。刘辰翁的祝寿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景定年间创
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激活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由于研究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传统课程以学科本位为理念的教育学习已渐渐难以为继,传统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形成了不同学科
目的:了解现阶段上海市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状况。方法:从《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现居住地抽样,通过问卷调查8507例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生
为系统探究服装图案设计与消费者情绪反应的关系,从量化理论角度,以儿童针织套头毛衫为例,借助PAD情绪模型,通过图案造型、图案内部结构特征、图案组合搭配及被试者性别等变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5》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报告显示,民办高校学生有一定创业信心,但面对创业市场,知识储备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