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频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学视频依托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丰富了教学形式。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的重要路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视频的运用原则及运用方法进行了论述,期望能给相关教育者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教学视频;道德与法治学科;运用原则;运用方法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其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使得课堂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的教学视频也因此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教学视频,能够以声像同步的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学生课堂思维“搭桥铺路”,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一、教学视频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课程,此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利用教材内容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当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视频选择不恰当、播放无目的、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出视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本学科教学内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视频,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妥善的选择和使用教学视频,使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贴近教学内容原则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想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点,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所以,教学视频的安排必须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做出调整。笔者认为没有实际用处的视频不用,对学生没有启发作用的视频不用,没有问题生成的视频不用。
   例如,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改变生活》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搜索了关于网络改变世界和生活的视频,然后对这些视频进行了筛选,最后从中选取了一个与教学内容贴合的视频,并用视频软件进行了剪辑。在课堂上,观看教学视频之前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观看视频,谈一谈网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学视频。如此,发挥了视频的教学辅助功能和价值。
   (二)贴近实际生活原则
   道德与法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涉及了时事新闻、社会问题、政策制度等内容。笔者经常会以新闻视频导入教学内容,借助当下的时事热点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以此启迪学生。而若想新闻视频起到教学作用,则需与实际生活相关,这样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例如,对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以礼待人》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选择了南京地铁上发生的“求让座”新闻视频作为导入。视频中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士想让一个坐在贴着“老弱病残专座”标志下的小伙让座于她,但小伙不愿意,沟通无果后,这位中年女士直接坐在了小伙的腿上,令人震惊。这则新闻视频甚是有趣,与实际生活贴近,此视频的播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并打开了学生的话题。而后,笔者引出了本课的重点——礼是个人道德的体现,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最后再引导学生对该视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总结出如何以礼待人。
   (三)贴近价值取向原则
   若是教师想使用教学视频代替文字或语言描述时,应该慎重选择教学视频,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正面性的内容,尽可能引用正面的视频案例,以此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诚实守信》这一课时,笔者本想再次使用曾经用过的“无良商家充斥社会生活”这个教学视频,但这个视频所揭示社会的问题,过于消极,所以笔者果断放弃使用这个教学视频的想法,经过斟酌,笔者选择了“诚信中国”这个视频作为教学内容,视频里多个案例都可引发学生的正面思考,最终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除了選择网络上已有的视频之外,教师也可以自己剪辑和制作视频,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
   二、教学视频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每一种教学方式必须适合学生、适合课堂、适合教学。因而,除了选择恰当的教学视频之外,科学、准确的使用教学视频也非常关键。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几个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运用教学视频的方法。
   (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适时运用教学视频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教学视频的使用也是如此,什么时候使用,该怎么使用,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课堂内容的安排和设计灵活地运用。教学视频可以在导入环节时使用,可以在深入探究知识点时作为讨论的载体使用,也可以在拓展内容时使用。在不同的环节中所使用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导入时使用,是为了做内容和情感的铺垫,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在深入探究知识点时使用,是为了丰富教学素材,打开学生话题,使学生参与到讨论和探究之中,以此启发学生;在拓展内容中使用,是为了升华学生情感,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守护生命》这一课时,笔者选择了一个时事视频新闻——《凉山火灾发生了什么?幸存消防员还原救火全程》,以这个教学视频作为导入,先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及生命的价值体现,以此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当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一半时,笔者播放了“爱护身体”这一则教学视频,以启发学生要增强自我的安全意识、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进行课外拓展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大爱无私”这一则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看感受,以此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养。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合理运用教学视频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要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则需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头脑的风暴。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视频,应有目的性的体现出某方面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小处看,可以增强教学视频的使用效果,增强学生观看的目的性,有利于教学生成;从大处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关爱他人》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一则广告视频——《总有人悄悄爱着你》。此视频播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直接感知关爱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心关爱他人的欲望。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笔者会适时的提出问题,如:你猜这个男子拍醉酒女生的照片会做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性的美,也有世间的丑陋。但无论哪种回答,都能看出学生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的思考。学生回答之后,笔者再点击播放,让学生观看。视频播放完之后,答案也随之揭晓,事实并不糟糕,而是暖心之举。最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都对该男子的行为表示敬佩。诚然,这则教学视频的播放,在无形之中为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以情境为主题,科学运用教学视频
   一个优秀的教学视频必然是处处有亮点,处处都能成为教学的点,甚至能贯穿整个课堂的知识内容。教師可以以情境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合理设立情境,并利用技术手段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视频剪辑成多个片段,在教学过程中徐徐展开,环环相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善用法律》这一课时,笔者以“斗勇斗智情境”为主题,以此主题贯穿教学全线,并给学生播放了“见义智为”这个教学视频,此视频共有8分钟,里面涉及了见义智为的多种情形和案例。因视频时间过长,内容过多,若一次性播放完毕,可能会让这个视频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笔者将该视频分为3次播放(课前已经剪辑成3段)。当讲到“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权”这一内容时,笔者播放了第一段视频;当讲到“见义勇为时应注意什么”这一内容时,笔者播放了第2段视频;当笔者讲到“如何正确面对违法犯罪分子”这一内容时,笔者播放了第三段内容。随着教学视频的有序播放,学生对依法维权有了更深的理解,逐步掌握了善用法律的方法。
   三、结束语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教学视频,使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可起到传授学生知识、唤醒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纪诗涵,洪曼琳.中学思想政治微课应用的困境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8(28):68-70.
   [2]方春梅.融入生活案例,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05):22.
   [3]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刘德东.用PPT及微视频搞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
其他文献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要求也有所提升,新课标中提出,要全面培养新型人才。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培养以及锻炼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为社会创造新型人才。初中物理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新接触的学科,对于物理知识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在这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提升教学效果。
【摘 要】合唱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浅要阐述了高中音乐合唱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合唱训练中的应用优势,并分别从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调动学生的合唱积极性、把音乐合唱与制作结合在一起以及完善合唱训练的
“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学科思维方面入手,阐述在《光的反射》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渗透数学方法,实现学科渗透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呢?生活化教学是我们可以探索的一条有效教学途径。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实施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课程学情、教情特点产生的,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重大。笔者从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入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对策   对于继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来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要义。在核
【摘 要】通过对初等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教学改革,采用理论教学专题化、案例化、实践教学团队化的新型教学方法,淡化枯燥的概念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继《高等数学》课程后继续学习的一门数学专业课,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把史料知识引入初中课堂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史料知识引申到历史课堂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知识;历史教学;初中课堂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很大的改革,特别是
【摘 要】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飞跃,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教育阶段作为培养人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在“新”环境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情怀,是一个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将要开始,它将适合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要求我们改变学习方法,注重要求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进步性学习。从而使学生促成明确的全面观、理想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学校人格。适合国家发展需求人才,适合新课程改革需求高端人才,适应良好教育需要优秀人才。培育适合新课程理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工作,在高中历史教学期间,一定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
【摘 要】随着新课程相关改革工作的推进,对于学校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均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教师也在借助现代化的资源和工具与时俱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培养和锻炼的阶段当中,而且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语言的组织和理解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影视近几年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借助其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