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化学用语使用中的困难与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用语因符号性强、理解记忆难度大、符号之间关系复杂、学生不易把握等原因,给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通过化整为零、整零结合的方法,采用实验搭桥、现象做媒等手段,突破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三关,抓好化学用语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把握化学用语规律,丰富对化学用语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用语;三个突破;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73-1
  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中,化学用语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它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内在连贯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化学用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记,已经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種普遍现象。
  笔者认为,化学用语之所以难教难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化学用语的量大且符号性强。统计初中化学课本,共有元素符号40多个,化学式120多个,化学方程式近百个,分散分布且变幻纷繁,学生很难掌握。
  二是理解记忆难度大。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这些元素组合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这些物质又发生诸多化学变化,学生缺乏对化学变化与物质生成的整体系统和内在规律性地了解,理解、记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三是符号之间关系复杂,可把握性差。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各有表现形式,又相互联系,不同的化学元素符号组合起来构成不同的化学式,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物质有条件的反应又构成不同化学方程式。有时甚至相同的元素由于一个简单条件的变化,它所代表的物质和表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不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想透彻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很不容易的。
  根据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状况和化学本身所固有的几个特点,为让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好化学用语,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紧紧围绕三个突破(突破元素符号关、突破化学式关、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搞好化学用语教学。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突破元素符号关
  在教学中,为了变机械记忆为趣味记忆,我重点在“趣”字上做文章,采取了“寓理于趣”、“寓教于趣”、“寓学于趣”等三个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记忆效果。这三个方法
  一是“寓理于趣”:在讲授化学元素符号时,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元素符号的发现史和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我国化学的发展史,给学生讲解戴维发现K、Na元素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此外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和成就,把传授知识与德育渗透有机的结合起来,启迪学生树雄心立壮志,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是“寓教于趣”:为了让学生便于掌握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我采用了编口诀的方法,增强学生兴趣,强化记忆效果:钾钠氢银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二四六硫二四碳;磷最高是正五价;铁有正二和正三;铜、汞正二最常见;负一硝酸(根)氢氧根(碳酸氢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醋酸根);负二硫酸(根)碳酸根(锰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利用口诀诱导记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探索欲,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元素符号的记忆。
  三是“寓学于趣”:为了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内举办了化学元素符号抢答题,限时背诵。课外布置学生制作化学元素形象卡,供学生课下复习或相互交流,便枯燥的记忆为趣味化和生动化,既训练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又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到一举两得的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记忆和理解。
  二、掌握组合规律、明确读写法,突破化学式关
  初中化学课本共出现120多个化学式,我把它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质化学式除多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一律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二类是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组合规律,“正价前、负价后,求公倍、价除它,得个数、写右下、代数和等于零”。例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在读法上,对单质化学式一般读其元素符号名,如:Fe读铁,若单质为气体读时元素符号名后加“气”字,如O2读氧气;对化合物可按照“正写倒读”或“先写后读”,如NaCl读作氯化钠。另外为便于记忆,可采用“化整为零,整零结合”的方法,学一个,记一个,积少成多。
  三、实验搭桥、现象做媒,突破化学方程式关
  心理学指出“人通过感觉器官,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传到大脑,达到记忆的目的”。在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时,注重以实验搭桥,以现象做媒来加强对化学方程式记忆和理解,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变抽象的机械记忆为具体的形象记忆,从而达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如: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抓住加热前、后不同的阶段,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掌握物质的生成和颜色的变化,加热前为黑色粉末,加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加热后反应生成了铜(红色)和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了解了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其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证明用这种方法是突破化学方程式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地理课堂,在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教师对教学契机的生成仍把握不足。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够;对学生学习的信任不够;判断把握契机的方法策略不足。学生表现有被动学习明显;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在课堂中缺乏人性关怀。要改变上述情形,需深化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落实新课程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教学契机的生成
摘 要: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时效是很短的,如果你让他长时间地站在后面看老师做范画,其实接收效果是很差的,那我们就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注意力的时效性,只有掌握好作范画的时间和方法,才能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改画;时效;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88-1  【案例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生源比
摘要:平面图形面积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发展数学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一是根据数学活动经验,提出合理猜测,二是联系新旧知识,提炼数学模型;三是反思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四是巩固应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自主探究;活动经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73-1  苏教
摘 要:年级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年级组文化则是一个年级的精神引领。年级组文化作为教师文化的情境脉络,直接影响着教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了促进年级组文化建设,本文对年级组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别提出了培育年级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本文在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首先,本文将问题背景、解析过程中的理论价值及实务影响、课题探讨范围及研究手段、中外已有文献提出的主张加以阐述。其次,本文解读了关键词的内涵及具体理论依据。第三,围绕小学高年级学生这一样本对象,用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具体情况,进行行细致解析,并重点探究影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因素。最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因此,教育,从来没有捷径可以走!教育,需要等待!只有在“等待”中,教师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只有在“等待”中,学生才能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等待”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心态,“等待”更是对教育的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真正的追求,是一种信念的坚守,也是一种智慧的彰显。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等待;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小学各科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德育教育也需要贯穿学生学习时代的始终。其中小学音乐也是进行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音乐是一门融汇思想和艺术的学科,音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三观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融合道德教育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科教学
摘 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师、学生两个核心元素出发,从有效活动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探究”,促进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39-1  
摘 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可以使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方式、实际问题进行锻炼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这五个方面总结了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希望对高
摘要:复习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复习课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因此,在复习课中要紧紧围绕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即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展开,本文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复习课中的具体实施。以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复习课;实施;核心素养;四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