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自发性肝破裂出血1例报告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55岁,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于2020年8月14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行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供体来自23岁女性,重度颅脑损伤达到脑死亡状态,捐献前无既往病史,按照中国一类(C-1)器官捐献获取流程实施.采用肝肾联合获取法,获取过程顺利.供肝体外修整术中,仔细结扎和缝扎了下腔静脉上的小静脉分支,注气法检查无渗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比值(R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早期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132例初诊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并随访观察复发和生存情况.运用X-tile工具以5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确定NLR、RLR和LMR的最佳截断值并组合成为N-R-L评分,并据此分为N-R-L 0分组(n=92)、N-R-L 1分组(n=29)和N-R-L 2
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承载了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城市,正面临着更严峻的高温威胁.2021年11月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战胜高温:城市可持续降温手册》指出,目前全球城市变暖速度是全球整体平均速度的2倍.如果全球温室气体依旧按照目前高水平排放,那么到2100年,全球许多城市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至少4℃.全球城市加速变暖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既受到全球变暖、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等微观因素影响.城市加速升温正在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经济社
期刊
2021年11月13日,经过历时两周的艰苦谈判,全球197个国家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一致同意加大对碳减排的承诺,并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加大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客观而言,这一公约带有强烈的妥协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及极端天气的频现,使得各国加大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疫情后全球主要经济体致力于推进经济的绿色复苏,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出现的煤气油等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及疫情的反复,也暴露了各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软化了化石能源的表述,并弱化了
期刊
目的 检索2016年—202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作者在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胃肠肝病学期刊上发表的肝脏疾病相关论文,对其题录与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中国学者在肝脏疾病研究领域的贡献及其影响力.方法 文献计量学分析数据来源于SCIE数据库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在SCIE数据库中检索出版年为2016年—2020年发表在JCR胃肠肝病学期刊上,题名或摘要中包含Liver、Hepatocellular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重叠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1].AIH - PBC 在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类型中较为常见[2],其患病率在PBC 患者中为4. 3% ~ 9. 2% ,在AIH 患者中为2% ~19% [3],而合并低滴度HAV - IgM 目前尚未见报道.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59岁,退休.既往体健,主因“反复乏力、皮肤黄染1个月”于2019年12月4日入本院诊治.2019年1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下降,伴腹胀、目黄、尿色加深,呈浓茶色,就诊于本院门诊,查肝功能:ALT 326 U/L、AST 78 U/L、ALP 360 U/L、GGT 643 U/L、TBil 75 μmol/L、DBil 57 μmol/L;血常规:白细胞 13. 26 ×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 15 × 109/L、淋巴细胞计数1. 57 × 109/L、嗜
“双碳”目标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其对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影响依然有待检验.结合1997-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度地区绿色经济效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试点政策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损益偏离视角展开机制检验.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经济效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PSM-DID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依然可靠.缓解“收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26年”于2021年6月24日收住中日友好医院.患者在出生5个月时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未予重视.12岁时,再次因“皮肤及巩膜黄染”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腹部超声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充满型)、脾肿大,未明确诊断.
肝肉瘤样癌(hepatic sarcomatous carcinoma,HSC)是肝脏的一种罕见恶性肿瘤,该病极为罕见,并有肉瘤和癌的双重成分,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诊断与治疗上极为困.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性,32岁,主因“发现AST升高7年”于2020年5月27日到门诊就诊.患者于2013年单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AST 212 U/L,ALT 23 U/L,ALP 86 U/L、GGT 28 U/L、TBil 14. 7 μmol/L,HBsAg及抗-HCV(-),肝脏、心脏彩超无异常,无不适症状,未予特殊治疗.以后每年均进行体检,并于2019年3月正常生育一女,孕期内其他检查亦无特殊变化,AST均在200~250 U/L.2020年5月为查明原因在烟台传染病医院住院,检查自身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