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入路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后康复进程、肺功能及内环境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两种入路(经剑突下、经肋间)下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后康复进程、肺功能及内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82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均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经剑突下组43例,行经剑突下手术;经肋间组39例,行经肋间下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1年生存率、手术前后机体内环境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组手术时间为(151.72±28.04)分钟,经肋间组为(137.35±24.72)分钟,经剑突下组住院、置管及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02±0.84)天、(3.91±1.47)天和(10.04±1.83)天,经肋间组分别为(5.53±0.96)天、(4.86±1.72)天、(11.85±2.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小时、1天、2天、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肋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组术后1天、3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肌酸激酶(CK)水平分别为(10.52±1.83)mg/L、(8.36±1.28)mg/L,(121.87±15.74)pg/ml、(106.90±11.82)pg/ml,(247.80±26.57)U/L、(219.74±30.09)U/L,经肋间组分别为(15.76±2.48)mg/L、(10.75±1.59)mg/L,(169.20±18.16)pg/ml、(132.62±15.71)pg/ml,(336.27±41.58)U/L、(292.84±34.29)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肋间入路手术比较,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仅疗效肯定,且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感,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术后恢复。
其他文献
促炎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靶向叶酸受体和线粒体的载雷公藤红素 (celastrol, Cel) 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 (polyamide-amine dendrimer, PAMAM) 纳米递药系统, 实现可靶向炎症巨噬细胞的集化疗和光热于一体的协同治疗。以PAMAM为纳米载体, 通过酰胺反应偶联叶酸受体靶向基团叶酸 (folic acid,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40例NSCLC患者(74例未发生远处转移和66例发生远处转移),从每例患者的治疗前CT图像上勾画2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包括瘤周微浸润区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雷公藤治疗乳腺癌主要活性成分并初步探讨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平台获取雷公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检索GeneCard数据库筛选雷公藤治疗乳腺癌潜在靶标,将两者进行匹配获得雷公藤治疗乳腺癌核心成分及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3.6.0、AutoDock Vina等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进行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完成核心靶标与成分的分子对接。利用CCK8及
目前,中国文化英语慕课的教学对象以高校学生为主,意在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本研究选择了3门慕课的片段,12名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些片段后,面对5名留学生完成“中国文化”主题演讲。本研究通过全过程直播和回放,分析了中国文化英语慕课在高校学生开展国际传播时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学生用好慕课、讲述“中国故事”时值得斟酌的适切性问题。
期刊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进行研究,记录PADI4及GB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PADI4及GBP1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PADI4和GB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和IL-10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3例NSCLC患者和同期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和IL-10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从健康者到III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744-5p(miR-744-5p)、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12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外泌体miR-744-5p水平和血清MIC-1水平。随访3年,将126例NS
目的 比较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结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利用RevMan 5.3和Stata 16.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 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研究,共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5、miR-34a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13例NSCLC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分为无复发或转移组(n=54)和复发或转移组(n=59),同期收集113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对象血清miR-215和miR-34a表达水平,对比有无复发或转移组的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复发或转移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的车辆路径规划,首先建立基于交通状况与天气状况双重作用的车速预测函数;再综合考虑车辆容量、速度、客户需求量、时间窗、生鲜农产品损耗与保质期等因素,以车辆使用的固定成本、时间成本、制冷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车辆油耗与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冷链配送的带时间窗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一种改进蚁群算法求解;最后,通过多类型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