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绝缘频域介电谱解析与老化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利用频域介电谱对发电机定子绝缘进行老化状态评估,提出了频谱解析策略及老化评估方法,并设计加速老化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复介电常数实部与角频率的偏导曲线判断测试频段内的极化弛豫数量,并对高频段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将拟合结果进行推广到全频段,并利用统计检验确保了拟合结果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频谱弛豫极化损耗与电导损耗的分离。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实现了频域极化电流到时域极化电流的转换,研究了转换之后的电流幅值随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频谱解析策略具备可行性与有效性,获取的时域极化电流幅值与直流电导率
其他文献
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的差异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成像等资料,采用FIB—SEM三维成像技术,分析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受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等影响,形成晶间溶蚀孔、粒间孔和粒内孔等次生孔隙,为油气储存和运移提供重要的储集空间。茅口组孔隙—孔洞型储层主要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5种孔隙类型。主要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为粒间孔—晶间溶蚀孔—微裂缝;次要储集空间组
基于电流积分电荷量(DCIC-Q(t))技术研究了不同热老化时间下交联聚乙烯(XLPE)的动态电荷特性。对XLPE薄片试样施加电场,观察其电荷量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电荷量之比k作为判定空间电荷积累的依据;通过瞬时充电电荷Q0与电压的线性关系拟合得到XLPE电容,进一步计算获得介电常数;提出松弛时间τ与介电常数、电导率之间的关系,获得不同电场下电导率变化曲线。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XLPE绝缘动态电荷比值、介电常数以及电导率先略有增加,然后迅速上升。这说明短时间的热老化对XLPE的电性能影响不明显,但
选用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弹性体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为增韧改性填料,应用双螺杆挤出机与转矩流变仪两种混炼方式制备了弹性体/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与纯PP相比,弹性体/聚丙烯复合材料机械韧性得到改善,但材料耐电强度降低,空间电荷增多。其中,SEBS/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电强度均优于POE/PP体系。混炼工艺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双螺杆的切应力更强,所制复合材料中弹性体分布更均匀,耐电强度更高。但较强的切应力也使PP大分子链降解,
套管芯体局部放电是引起套管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绝缘纸-铝箔-绝缘纸”结构为芯体的油纸绝缘套管已使用多年,为进一步优化油纸绝缘套管的芯体结构和绝缘性能,采用力学性能良好的半导体纸为电容极板,对“绝缘纸-铝箔-绝缘纸”和“绝缘纸-半导体纸-绝缘纸”两种结构体系在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工频击穿和局部放电特性开展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半导体纸作为电容极板时,能提高多层绝缘结构体系的起始局放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减少同等电压下多层结构体系的局部放电量和放电次数;相较于以铝箔作为电容极板的体系,电场分布仿真结果
LLC变换器因其软开关的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LLC变换器采用变频控制,在开关频率范围受到约束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宽电压输入,从而导致LLC变换器掉电后保持时间短,在UPS等领域应用时受限。针对此类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可用于掉电保持的宽电压输入范围LLC变换器的研究成果。对传统LLC增益范围窄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控制策略上和电路结构上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分析其优缺点。
针对电动修井机工作时井场变压器承受电流冲击大,严重威胁井场电网的用电安全问题,提出了含网电变压器保护的电动修井机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程控模式切换对系统的六种工作模式进行调控。以网电变压器过流保护作为首要控制,实现了容量调节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既能保证网电变压器的安全,又能吸收电动修井机回馈的能量,实现电能的节约和再利用。基于PSIM仿真平台,完成了电动修井机超级电容储能控制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聚丙烯因其优异的电气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器,但直流电场中电介质的击穿是制约电容器储能密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外施强电场作用下,电极/绝缘电介质界面注入的电荷在电场力驱动下输运并积累能量,形成泄漏电流,积聚空间电荷、畸变电场,最终导致绝缘电介质发生击穿破坏。从载流子输运和能量积累造成绝缘电介质击穿的物理过程,提炼出决定击穿场强分散性的电荷注入势垒、试图逃逸频率、载流子迁移率、陷阱能级、陷阱密度和陷阱捕获概率六个电荷输运特征参数。将电荷输运特征参数设置为随机变量,采用电荷输运和分子链位移调制击穿模型仿真
针对电动钻机的动力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在并联运行的时候,因供油干扰往往出现功率的周期性振荡,同时伴随着以转速振荡、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现象,即所谓的交互振荡问题。根据其产生原理可以通过改进柴油发电机的控制策略来解决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出现的交互振荡问题。目前,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大都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技术,不能有效地克服供油干扰引起的功率振荡,因此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替代常规PID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柴油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分别验证模糊PID和常规PID对柴油发电机组发生负载变化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绝缘材料具有绝缘性能优良、无需交联、可熔融再利用等优点,是环保型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的重要发展方向。聚丙烯基绝缘材料存在电气和力学性能难以协同调控的矛盾,是国产高压直流电缆聚丙烯绝缘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为此从聚丙烯绝缘聚集态结构角度出发,介绍了聚丙烯绝缘聚集态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综述了共混与共聚、成核剂添加、结晶温度控制三种调控手段在调控聚丙烯聚集态结构及宏观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不同调控方法对高压直流电缆聚丙烯绝缘电气与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β成核剂可抑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的电导、空间电荷与击穿特性是评价其电学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为此选取了两种具有同分异构结构的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AO300)和4,4’-硫代双(6-叔丁基邻甲酚)(AO736),研究了抗氧剂对PP绝缘电导、空间电荷及极性反转下的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抗氧剂均会在PP中引入深陷阱中心,增大电导活化能,减少空间电荷积聚,并显著提高极性反转后的直流击穿强度。基于量子化学计算获得了两种抗氧剂的能带分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