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的闲适诗对比分析——威廉 戴维斯的《闲暇》与陶渊明的《饮酒》文体分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戴维斯的《闲暇》与陶渊明的《饮酒》虽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只有在对比分析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两首诗歌的形式特点,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情怀.
其他文献
唐代闺怨题材诗歌中男性诗人采用吟咏闺阁愁怨的方式含蓄表达了对当政者既含期待又有哀怨的复杂心态,故闺怨诗显现出哀伤意象的比兴手法和具有含蓄蕴藉的内在寄托的美学特质,
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于1948年6月6日创刊,1948年12月以后,左翼作家的名字开始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大量出现,作品开始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论文试图探讨和补充以下几
《春江花月夜》被后人誉为“孤篇盖全唐”.诗中春、江、花、月、夜组成一个“空间化”的意境,呈现出寥廓、空寂的宇宙世界,具有“诗画交融”的审美韵味,是中国古典诗歌“空间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作为复仇题材的经典之作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既以时代变迁为大的创作背景,又取材于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西方一直崇尚的拷问精神境界的基本道德为
曹植的《洛神赋》是辞赋创作的精品,它借助神话传说和梦幻的境界,描写了一个人神殊途,无法结合的恋爱悲剧,寄托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此赋结构精巧,形象丰满,对后世影
漂泊情怀和故乡情结使萧红和夏加尔在乡村题材上实现了沟通,默契的精神世界造就了梦幻与诗意般的他们.他们的作品探讨了人的生命价值,他们有着异质同构的相似性.
索尔贝娄被誉为是著名犹太裔美国作家,一生著作颇丰,并获得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赫索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后立即在读者及评论届引起巨大反响,使他成功跻身主流作家行
《罪与罚》描述了俄国农奴制衰落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通过精细独到的人物刻画及深刻的人性剖析,展示了作家对疯狂复仇的批判,并提倡用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感化那些被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他的中篇小说《苹果树》表现出一种浪漫化的现实主义倾向.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描写了阿舍斯特和梅根的爱情悲剧
在漫长的英国历史中,文艺复兴对英国文学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英国文学创作的先河,也把希腊和罗马的优秀文学创作传统重新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对英国后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