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结节”规律随诊是关键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ta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临床上发现的肺部“小结节”越来越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些“小结节”呢?我用3个小故事来讲讲如果我们发现了“小结节”,下一步该怎么做。
  【故事一】
  女患者,46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到我门诊看的时候一直哭。我看了下结节的位置和形态,不是典型的肺癌,于是标记了下来,让她回去服消炎药,1个月后再拍张片子看看。她当时很不理解,但还是按照医嘱去做了。1个月后再看片子,结节消失得无影无踪,患者和家属都十分激动。
  【故事二】
  女患者,58岁,体检发现肺部有个直径1.5厘米的结节,形态不规则,我也让她先消炎1个月。再复查CT的时候,报告显示结节没有明显变化,但我依然觉得结节内部似有变实。于是我建议做手术。手术采用微创方法进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是腺癌,IA期,可以说非常早期。我告诉她,不需要做任何化疗和放疗,治愈的可能性在85%以上,但是需要定期复查。患者最开始还以为我骗她,认为癌症没有能治好的,但是在复查过程中,看到很多术后10年的患者还回来看我,一下子就相信了,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故事三】
  男患者,78岁,因为咳嗽,拍片发现肺部结节。结节超过2厘米,但是边缘较光滑。我让他观察3个月后复查,再拍片子发现结节没什么变化。老人有冠心病和房颤,而且肿瘤的位置很靠中央,手术切除活检的话只能行左肺上叶的切除,不能局部切除。于是我建议老人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最后病理证实这是一个结核肉芽肿。老人的儿子长舒一口气,现在还经常带老人来看我。
  以上3位患者,情况各有不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重要的一点启示,那就是:对于不明性质的结节进行规律的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
  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NCCN是由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编者注)指南推荐,超过8毫米的结节(或者非实性结节超过1厘米),都应该进行规律的随诊,一般要求最开始每3个月1次。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出发的。肿瘤的生长有一个倍增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12个月,也就是肿瘤最快2个月才能长大一倍。对于8毫米的结节,长大一倍也尚属较早期,很难发生快速的播散转移,何必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做手术呢?
  有一名患者,随诊了6年时间,在第6年,我看到结节似乎发生了一点变化,终止了每年1次的随诊,给她做了手术。结果是一个贴壁样腺癌(以前被叫做“细支气管肺泡癌”),这是一类预后非常好的肿瘤,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切除之后生存率几乎100%。那么有些读者会问,为什么不早切?
  要知道,胸科手术不像阑尾切除或者疝气修补术那样,它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率虽不高,但一旦发生,甚至可以致命。假设患者确诊为肺癌,我们可以冒风险一试,但如果最后切下来是良性疾病,又恰好发生了合并症出现意外呢?到时候家属不能接受,大夫更不能接受。所以说,除非我们相当确信结节是恶性的,否则尽量不选择直接手术,这是我们科室一贯的做法,也是世界所公认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随诊最好在同一家医院进行,这样同一台机器的扫描结果对比起来更加准确,同时要遵循医嘱,最开始建议每3个月复查1次,如果结节没有变化且倾向良性,可以逐渐延长复查间隔,最终至每年1次,当作例行体检。
其他文献
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了长达15天的太空之旅。相较“神九”而言,作为我国载人飞船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在工艺上更加精细,并首次增加制导
前不久,门诊接待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这位女患者称,她是个白领,虽然薪金很高,但工作压力也很大,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近半年来,她特“困”,头昏头晕脖子疼痛不说,且四肢无力,尤其是双下肢,走路像踩棉花和弹簧似的。到一家足疗店做足疗,足疗师说她是“气血亏虚”,属于“疲劳病”,同时颈椎不好,需要好好“足疗”,以养生保健,恢复元气。然而,她“足疗”了一个多月,全身“疲劳”、四肢无力以及颈背疼痛等症状丝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冈底斯花岗岩带中段花岗闪长岩中不同矿物裂变径迹年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是分阶段的,从岩体就位到约30Ma为高原缓慢隆升阶段,30Ma-7Ma期间高原隆升速度加快,7Ma以来
拥有48年的发展历史,28年的粗纱机制造技术,仅仅从数字本身,就可以一窥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特环球”)的企业实力。该公司总经理赵传福说:“多年来,环球集团一直把
心悸,是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已,不能自立,或脉见不整的一种病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综合征等。今辑合一些治疗该症的验方数款,供参考、择用。  早搏  葛根60克,泽兰、郁金各15克,当归、刘寄奴、炙甘草各9克,全瓜蒌、磁石(先煎)、珍珠母(先煎)各30克,随证加减,水煎2次,药液混合均匀,再分2次温服,每日1剂
了解和熟悉受限制或受鼓励的产业企业家一定要确立“产业偏好”这个意识。在IPO和再融资审批中,政府和市场是存在产业偏好的。要了解哪些行业会受限制,哪些会受鼓励。比如,房地
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揭示了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隆升过程,结果表明,盘山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0km。岩体侵位以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在226.48Ma~204.95Ma期间,岩体温度由520℃冷却至300℃。平均降温速率为
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四十年。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头痛、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已改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甲亢、月经失调、妇科炎症、皮肤病等,尤其是相关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曾作为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派驻俄罗斯从事医疗工作,深受俄方赞誉。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十二经上有365个穴位,加上经外奇穴共千余个。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范围的拓展,业内人士的探索,不断发现新的经外奇穴。其中,消渴穴、女福穴和戒烟穴(甜穴)就是新发现中的佼佼者。  专治糖尿病的消渴穴 消渴穴是中医养生专家武国忠老师推介的(见武国忠《黄帝内经使用手册2》)。此穴位于小腿胫骨上端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两侧各1个),按压有胀痛感。每天早晚2次(或多次)点揉两侧小腿上的
光子刀、伽马刀、X刀、氩氦刀……近几年新出现的诸多临床治疗方法,虽然准确性高、损伤小、应用范围广,但往往让患者眼花缭乱。有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执意要求医生为其应用所谓的新疗法,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任何新技术都不宜‘滥用’,没有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包治百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解方为提醒说,“治疗各类肿瘤的‘刀’都有具体适应证,患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