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DNA类基因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导入人体以纠正基因缺陷的方法,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对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合成特异性蛋白治疗相关疾病。质粒DNA是经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环状DNA分子,其结构简单,具有自主复制能力,可以携带治疗基因导入人体细胞,被广泛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中。目前已上市及正处于临床研究的基于质粒DNA的基因药物包括cambiogenplasmid、Tavo等。对遗传病、恶性肿瘤等适应证,质粒DNA的基因治疗比传统的治疗方案有明显优势。CRISPR-Cas9等相关的质粒基因编辑技术成为质粒DNA类基因治疗的一大研发趋势,基因枪、聚合物纳米载体等递送系统以透皮给药、静脉注射等方式为质粒DNA导入体内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质粒DNA类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的一种理想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无痛胃肠镜的患者2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即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组(A组)和丙泊酚组(S组)。A组:静脉注射阿芬太尼7μg·kg-1,随后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进镜。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随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1;待患者意识消失
目的:本实验旨在于证明羟考酮用于成人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此诊疗行最佳羟考酮剂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方案。方法: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院区于二零二一年9~12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一百二十例,年龄为二十到六十五岁,身高质量指数(BMI)(17.0~27.0)kg/m~2,美国麻醉分级(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S1、S2、S3、D四组,各30例。常规胃肠道准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极化通道数据融合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同极化通道和交叉极化通道地杂波的平均功率,从而确定同极化通道和交叉极化通道功率加权系数;其次将同极化通道和交叉极化通道地杂波数据融合,得到双极化通道数据融合杂波协方差矩阵;然后通过求解空时自适应(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处理器的最优权矢量自适应滤除杂波,实现地杂波抑制;最后
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能力欠缺,服务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不足,尚未建成有效的市场化运营体系。论文从知识产权服务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创造源头、引导战略布局、促进成果转化、建立风险预警、拓展高端服务、完善价值评估等建议,通过基础能力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多层面提升服务价值,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表征大气垂直动力混合的垂直风切变对大气容量的调制、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2015—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多源气象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0~3km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在不同PM2.5等级下的演变特征,风速日变化特征随着PM2.5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弱,PM2.5 6级污染时近地面风速日变化基本消失,甚至反向变化;白天边界层风速增大时段对应10m·(s·km)-1以下的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管理人员,作为病案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紧张的数据统计及科研教学工作、医院功能变化、经验的不足和复杂的临床工作环境等都使病案管理人员面对着巨大的挑战。该文介绍了基层医院转型为医科院校直属附属医院病案管理人员现状及挑战,应具备的素质,并结合该院在病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实践探索,优化病案人员工作职责、以教学为契机提升自我、开展线上线下继教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生态治理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实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要求,以系统方法审视并采取多元主体协同的乡村生态治理路径,本身就是一种切合现实需要的生态治理逻辑;围绕美丽中国目标,明晰乡村实践路径,规范各类主体的生态治理行为,提高乡村生态治理中的制度化程度,必将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逐步形成中国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道路。
为了评估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不同扫描模式中探测效能与气象要素间的联系,使用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广汉机场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探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方位角测量模式扫描(PPI)方式下,探测距离在3km之后,探测效能线性下降;90°扫描时,500m后探测效能开始线性下降。总体探测效能11月最高,7月最低;11月至次年7月呈下降趋势,7月至11月呈上升趋势。在日落后至日出前的探测效能较低,
为了研究低空风切变风场结构,针对乌鲁木齐机场2021年11月26日发生的风切变不安全事件,采用FC–III型激光测风雷达产品数据,配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验证,取得了风切变演变过程的数据。结果表示:该次风切变过程发生在特定的地形风作用下,冷锋前小尺度冷空气造成的东南风急流底部与西北风风带形成倾斜向上了垂直切变区而引发冷锋型低空风切变。风切变发生前1h,乌鲁木齐
近年来由风切变引起的航班不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凸显出提高飞行员处置风切变特情能力的重要性。作者在对低空风切变条件下的典型气象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驾驶舱环境下的风切变识别与处置操纵程序要点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以A320机型风切变UPRT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学员风切变处置失败的原因,总结了风切变下UPRT的训练重点,评诂了风切变下UPRT的训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