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案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许多不明原因的病例常以此作为症状性诊断,其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病因繁琐复杂,除需要了解患者详细的病史及细致的体格检查外,还需借助各种化验及病理,影像等。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针灸治疗辨证论治
  引言
  动眼神经麻痹是各区域的病变引起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组织功能丧失称之。其可分为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此型较少见,绝大多数为单眼,其原因为发育异常或产伤所致;还有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较为多见,其病因包括(1)脑干病变;(2)炎症环境:脑膜炎,脑炎,疱疹病毒感染及由酒精、铅、砷和一氧化碳中毒或由糖尿病导致的多发性神经炎;(3)血管病变: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状瘤等;(4)肿瘤及脱髓鞘病变、外伤等原因引起。除此以外,其他系统疾病,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艾滋病等也可造成动眼神经麻痹,故原因复杂,应尽早就诊,就诊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应全面寻找病因,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尽早进行对因、对症治疗,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05月收治的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疼痛科或眼科确诊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14.3);平均病程83.6d。随机分为球后注射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组,其中球后注射甲钴胺组30例,男18例,女12例;针刺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组30例,男17例,女13例。三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值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单侧“上胞下垂”病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诊断标准。
  1.3治疗方式
  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即球后注射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制造)为一组;针刺治疗为第二组;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甲钴胺为第三组;两组中甲钴胺的注射量均为1000μg。治疗方式:1次/d,留针时间为30分钟/次,每周治疗5次,10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总共进行3个疗程。针刺取穴有:主穴包括太阳穴、睛明穴、光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以及健明穴;配穴有合谷穴、阳白穴、风池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攒竹穴,针刺时采用患者坐位盒仰卧位。每次选2~3个主穴,2~3个配穴交替使用,每日针灸1次,每次针灸留针时间30min。针刺手法:选择0.35×30mm毫针,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其中针刺睛明穴时缓慢刺入0.5~1寸,针刺时应注意以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不提插捻转;太阳穴直刺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阳白、攒竹、瞳子髎穴平刺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太阳穴向颧髎方向斜刺进针1.5~2寸,针感以同侧嘴角抽动为度;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光明穴直刺0.8寸,施捻转补法;穴位注射:选取甲钴胺氯化钠注射液1mL,取患侧球后穴常规消毒,进行穴位注射。将采用的治疗方式告知患者,并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三组,按之前规划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刺配合球后注射总有效率比单纯的静脉注射还是球后注射组都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后注射组与针刺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辩证:眼与五脏均有广泛的联系,《临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谓之精,精之巢为络,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巢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看东西有重影,中医称之为视歧,是因为汇聚于眼睛中的精气不足,同时又有痰、热、瘀、食、湿、郁等邪阻碍于与眼睛相通的脉络,导致眼睛失去协调,眼睛的精气散乱,正常的视物功能受损。《灵枢·大惑论》记载:“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中医认为邪气趁人体正气不足之时,从颈部侵犯入脑,使脏腑精气不能输注于目系,目系精气耗散,正常功能受损而出现重影;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主要以促进,调节,激发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康复能力来治疗,在临床上具体针药并用治疗时,会根据不同病因,病症论治,本文主要是总结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卢某,男,67岁,发病日期为2021年6月21日,发病时无明显诱因,症见左眼视物重影,模糊,伴头晕,头疼,乏力,口干苦,纳差,二便调,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平素急躁易怒;遂第二日就诊,患者颈椎病多年,偶伴发神经性头疼,位置不固定,近一月余,头疼频发,血压时高,不稳定,糖尿病史十余年,经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后控制良好;现左眼视物重影,模糊,睁眼复视加重,眼部上下、外展运动受限,眼睑下垂;辅助检查:锥动脉颅内外端彩超示: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0.92*0.18cm,1.0*0.2cm);颈椎CT示:颈椎退行性改变C2~7间盘疝(硬膜囊轻度受压);头颅垂体增强MRI示:垂体未见异常;双侧上额窦囊肿;左侧丘脑亚急性腔隙性脑梗塞;轻度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头颅CTA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近段管腔膨隆;综上排查,排除血管动脉瘤,垂体瘤等病因。
  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
  中医辩证:风痰阻络,肝肾亏虚。因患者平素过食肥甘致中满内热,脾胃壅滞而成脾瘅,中焦不能升清化浊,故营气不清,清化为浊,所泌津液,注于脉中化为血浊,脾失运化而致清阳不升,痰浊内生,脾瘅日久,痰浊瘀血凝聚脉络,聚于脉则为大血管病变,聚于络,则为微血管病变,属于络瘀范畴,患者年过半百有余,加之糖尿病病程日久,自觉心烦,眼干等均为肝肾亏虚的表现,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肝肾亏虚,虚则生风,患者舌苔白厚腻,风邪夹痰,痰浊瘀血阻络,络脉不通,胞睑失养,故辩证属于风痰阻络为本,肝肾亏虚为标。   治则:先予祛风化痰,活血化瘀通络;继则培补肝肾。
  治疗方案:
  方药:培土健脾汤合通窍活血汤
  功用: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党参10g白术10g云苓15g当归10g黄芪10g银柴胡10g升麻10g陈皮10g钩藤20g甘草6g全蝎冲服3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后期加入地黄饮子加味
  熟地10g巴戟天10g山茱萸10g石斛10g肉苁蓉10g五味子10g麦冬10g
  针刺穴位:上明,印堂,鱼腰,阳白,丝竹空,承泣,球后,四白,合谷,太阳,风府,风池,外关,足三里,辅以电针,通电30分钟,每日一次
  嘱患者每日热敷面部以助面部经气得复,敷完勿见风,多休息,少用眼。
  治疗近两月余,症状好转,恢复良好,左眼视物重影消失。
  结语
  《灵枢·经脉》“膀胱组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毗,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内毗”,故取穴多选择晴明穴、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眼睑开阖、眼球运动与足三阳经筋病候有关;故选取足太阳经腧穴睛明、攒竹;足少阳经腧穴风池穴、阳白穴、瞳子穴以及光明穴,通过对其进行针刺,除了可对足三阳筋的生理功能产生调节作用外,还可达到“调理气血”以及“舒筋通络”等效果,确保其眼睑下垂问题得以改善,同時还可确保其眼球运动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复视目标。不仅如此,选择合谷穴、阳白穴以及足三里穴等进行针刺,足三里能健运脾胃,大补气血,以后天补先天。光明为胆经之络穴,通于肝,为明目之要穴。针刺合谷穴,睛明穴,太阳穴,健明穴,光明穴,阳白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风池穴以及足三里穴等,在“疏经通脉”的基础上,达到“目系滋养”效果。除此以外,通过对足三里穴以及三阴交穴等进行针刺,不仅可以“通达气血”以及“补气养血”,而且还能够“健运脾胃”,进而实现标本兼治效果。
  参考文献:
  [1]付洁,彭里磊,刘永刚,等.动眼神经麻痹23例病因分析,海南医学[J].2016,27(14):2365-2367.
  [2]陈芳.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00例[J].针灸临床诊治,2007,23(11):10.
  [3]张杨,王荣崧,陈冬梅.针灸的特征及机制[J].大家健康,2012,3(6):65-66.
  [4]明·高武著.针灸聚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9.
  [5]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处于孕中期的产妇在日常运动量及相关临床指标上与其在产后发生抑郁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的178例处于孕中期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后抑郁程度评估表对其抑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分组,其中产后抑郁组为34人,产后精神状态正常组144人。通过产后随访的方式记录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各项运动指标以及临床指标,比较并分析这些因素与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近三年来我卫生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感染性疾病81名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常规检验,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血液指标。结果:血常规结果除WBC外,静脉组的检测结果均显著大于末梢组,而WBC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末梢组,重复性检测结果中,静脉组两次检测结果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末梢组两次检测结果存在较大
摘要:继发性不孕是指,有过妊娠,没有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在女性不孕中,输卵管阻塞或者通而不畅的能够占到1/3。引起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较多,盆腔炎症、局部病变、手术创伤等。在妇科中,继发性不孕是一种比较难治的慢性疑难病,少数患者可能会终生不孕。中医在整体观念下,利用中药能够对患者进行多系统的调理,多靶点的作用,使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继发性不孕;中医治疗;进展  对生育来说,输卵管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我们在疾病的诊断技术和医疗技术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就是阴道超声联合腹部彩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因为宫外孕作为一种疾病,如果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生病健康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阴道超声联合腹部彩超;宫外孕;诊断准确性;分析研究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腹腔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对于宫外孕的检测过程中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初的发生是在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起不明原因的肺炎,在2020年1月10日武汉市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尽管经过我国全国人民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遏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蔓延,但是疫情却从来没有从我们身边消失,无时无刻不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现如今通过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的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了核酸检测的最普遍的方式,即使这样,在检测过程中受检者出现不适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随机抽签各49例,对照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测定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3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104例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所有护士的一般资料以及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的认知情况、护士的健康信念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和采访,并观察所有护士在研究期间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结果:对所有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对护士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
摘要:目的:探析近4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以血管性痴呆为主题词,整理、收集2017 年 01 月 01 日 -2021年07月 01 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期刊与文献,在SPSS相关软件的基础上,分析挖掘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通过对符合标准的48首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使用频数≥5 次的高频中药共40种,主要以补虚药为主,药性中温性药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选取60名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于我院登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按照2:3的比例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组则进行中药治疗,同时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医治效果、病症疗效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医治效果大幅上升,同时患者腹胀、腹部疼痛、
摘要:目的:详细研讨妇产康复治疗仪对泌乳和子宫收缩的促进作用。方法: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顺利进行此组试验,取66例妇产科接收的阴道分娩产妇,根据抽签法均分,每组人数33例。参照组获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妇产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比对泌乳量、阴道出血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不同时段的泌乳量进行比较,研究组多,产后1天阴道出血量研究组少,比参照组有差异(p<0.05);以满意度指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