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幻觉”?r——卡斯比特论抽象艺术与现实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_l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纳德·卡斯比特是美国后现代艺术批评的代表作家.本文通过卡斯比特对抽象艺术的心理分析路径及其界定的艺术与现实之关系,从批评家的思想来源、批评家对抽象艺术本质的认识及抽象艺术如何反映潜意识的多重维度,来阐释卡斯比特对于抽象艺术作为“绝对幻觉”的观点,并反思这种绝对幻觉作为艺术的真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联,为抽象艺术的心理分析注入一重新的视野.
其他文献
期刊
艺术批评通常从对批评对象的描述开始,描述构成批评的基本内容.通过描述,批评家可以将批评对象再现出来,可以特别指出引起批评兴趣的内容,可以与读者就基本事实达成共识,从而让批评家作出的解释和评价显得更有根据.描述通常涉及批评对象的内部特征,但是指出一些外部特征也有助于增进对批评对象的理解.好的描述不仅能够给出有关批评对象的必要信息,而且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
媒介性是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的突出特征.在媒介性之下,传媒艺术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层面分别体现出信息生产、社会动员和认同建构等功能.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传媒艺术的媒介性功能相较其常规艺术性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为疫情防控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凝聚起社会共识,坚定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历史解释素养是体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三个要素内在意识与外显行为的综合素养,因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十分重要。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和评价等要素。描述历史概念的基本史实,分析概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和评价等内容,展现了对学生历史解释
格林伯格的方法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还是还原论?这个问题在学界存有争论.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这个争论本身都已经暗示出在格林伯格的批评实践和理论总结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要素,即经验与原则.本文以格林伯格作为批评家的实际身份与作为教条主义者的理论形象为切入点,梳理经验与原则在格林伯格的批评文本和理论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挖掘并揭示出二者在格林伯格现代主义辩护中的张力.
元电影既指具有元叙事特征的影片,也指广泛的文本关系.元电影作为文体自我反思、作为艺术实验、作为文本交织关系、作为对资本主义文化机制的批判性反思,需要内置于20世纪现代艺术与人文思想运动背景理解.“元”,意味着自体反思,也意味着文本链接.元电影是一种电影思维,以电影自身为对象的解构和反思,也是电影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广泛的交织关系.电影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世界),而元电影,面对人、影像与世界三者的关系(人—影像—世界).
本文尝试在艺术学理论学科背景中来界定艺术批评,将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区分开来.艺术批评与艺术史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要求当代性.对当代性的追求,让艺术批评在判断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居间性,居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特性让艺术批评本身也具备作品的意味.
【摘 要】班主任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础的实施者,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中坚力量,也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表现为“育心”,即“心育”。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态 开放教育 情感世界    “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新时期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也是
2019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学科定位、艺术史书写的路径和方法、跨学科研究三大方面充分展开、深入开掘,取得了显著成绩.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容易引发理解错位的学科.学者们不断从新的角度来探讨学科的特征和方法问题,在客观上促进了艺术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对不断廓清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边界、厘清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特征、寻找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方法都很有价值.
比较艺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应运而生.这既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的需要,也是艺术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是时代的呼唤与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艺术学自身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然而,比较艺术学迄今为止却一直未能引起艺术学界主流的关注,我国比较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因此,本文特从比较艺术学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探讨比较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