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仰望星空”活动课程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仰望星空”活动来源于北京天文馆系列天文科普活动课程“三光日月星”,以探索神秘的星空为主题,针对小学科学课程“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恒星、星座等相关知识,综合利用场馆教学资源,通过体验式学习、做中学等教学方法,以天文科普节目观看、天文知识讲解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课程针对小学5-6年级学生开展,单次活动20人左右,活动时长约75分钟。课程对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有关恒星、星座的知识内容,综合利用北京天文馆“国际八十八星座地贴”和“星座显形”等展项,以四季星象变化介绍全天主要星座的球幕天象节目《奇妙的星空》和天文教室等教学资源,融合天文、物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5-6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日常积累对恒星、星座有了一定了解,但多数是通过观察或经由教师讲述获得相关信息,对于恒星的概念、星座的由来和命名、四季星空的形成等知识仍较为朦胧。同时,星空对学生而言充满神秘感,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方式应注重培养空间想象力、模型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归纳总结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恒星的概念、星座的由来和四季星空的形成;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观测的一般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手工制作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并有所反思。
  科学态度:对宇宙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有勇于发现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认真严谨、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教师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通过学生、家长或陪同教师完成“活动课程反馈单”进行评价。
  课程内容规划
  课程以探索神秘的星空为主题,以学习恒星、星座等相关知识为主线,通过引入、知识讲解、科普节目观看、手工制作、展示分享5个阶段,引导学生认识星空。
  第1阶段:引入(约5分钟)
  活动内容:从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各种星云星系,再到我们仰望星空所看到的满天繁星,逐步深入,解释恒星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提问学生是否看过星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天上星星的不同之处,思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教学分析:学生已经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更有少数学生观测过星空,对星空并不陌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及认识,通过引导能够主动思考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其主动思考;通過交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方便后续活动课程的开展。
  第2阶段:知识讲解(约15分钟)
  活动内容:观察“国际八十八星座地贴”和“星座显形”等展项,引导学生发现星星的大小、亮度、颜色和位置的不同,了解星星的本质及星座的由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学习使用活动星图认星,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及特点;通过对星座的认识,能够辨认出主要星座及亮星;学习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了解夜晚很难观测到星星与环境问题的因果联系。
  教学分析:学生虽然对星空有一定了解,但缺少观察,难以发现星星之间的差异,或者只看到现象但不懂现象背后的原理。通过举例说明、讲故事等方式,简化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神话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同时,学生想象力丰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星图、听故事等活动,能够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活动参与度较高。
  第3阶段:科普节目观看(约30分钟)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天文馆自制球幕天文科普节目《奇妙的星空》,该节目通过展现四季不同星空的轮转变换,讲述不同星座的传说和故事,方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观看后分享交流,回顾所学内容。
  教学分析:因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通过穿插不同活动形式,达到吸引其注意力的效果;以科普节目的形式再现夜晚星空,巩固所学知识。
  第4阶段:手工制作(约20分钟)
  活动内容:提问学生之前所讲星座故事,回顾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和亮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筛选星座,用纽扣代表亮星,纸胶带代表星座中星星的连线,可适当增加对应的神话故事,制作属于自己的星座故事书。
  活动材料:彩色织布4~5张,不同大小、颜色的纽扣若干,黄色细胶带或油漆笔,小活页圈3~4个,打孔器、UFO胶、剪刀、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分析:以问题导入回顾所学知识,通过动手制作加深对主要星座的认识,能够较好地掌握认星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开始动手前缺少计划性,教师应在手工制作初期加以引导,同时也应避免过度干涉学生创作。
  第5阶段:展示分享(约5分钟)
  活动内容: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所制作的星座故事书,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随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讨论交流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根据完成情况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分析:通过交流、分享、完成任务单问题,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了解,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说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同时提醒学生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有所改进,引导学生接纳他人观点,学会自我反思并作出相应调整。
  课程创新与亮点
  依托丰富教学资源,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本活动课程将学校科学课程与校外场馆参观体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天文馆展览及科普节目等特色资源,让学生在白天也有机会看到漫天繁星,引导学生通过基于实物的体验获得直接经验。
  紧密衔接小学科学课程,培养科学精神
  课程内容与小学科学课程“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恒星、星座等知识密切对接,通过观察星图、学习使用活动星图等认星工具,体验天文学家在实际观测中认星的简便方法,认识到天文观测的不易,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课程实施灵活,注重学生体验
  与学校授课形式相比,本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环节,以探索神秘的星空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注重学科融合,使学生沉浸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与思考
  康德墓志铭中写道:“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人们对星空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对它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北京天文馆始终以传播和普及天文学知识为己任,希望通过努力使青少年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欲,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为成为新时代中国天文学家打好基础、作足准备。
其他文献
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了“健康中国  协和行动”首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活动旨在在全院范围内营造重视科普传播的氛围,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医学科普新秀,挖掘一批优秀的医学科普选题,通过医媒联手向公众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为切实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作出贡献。  活动概况  本次大赛参赛对象为45周岁以下的北京协和医院在职职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含护理学院)、研究生、进修生、基地住院医师等。活动
凤鸣九霄,锦绣又添华彩。7月28日下午,国内文艺界“大腕”齐聚北京贵宾楼,共贺《黄永玉全集》首发。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等领导莅临首发式。黄永玉先生以及在京的众多知名文学家、艺术家、美术评论家出席了当天的首发式。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中南出版传媒以及黄永玉
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这一术语源自设计领域,多被理解为设计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将设计想法通过各种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赫布·西蒙(Herbert Simon)于1969年在他的著作《人工科学》中提出了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概念,设计是一般的问题解决过程。在他的启发下,人们开始探索设计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奈吉尔·克洛斯(Nigel Cross)于1982在《设计师式认知
每做一次科学探究,就像是经历了一次破案的过程。“有人死了”的破案思路往往是“与毒有关?”“是什么毒?”“谁下的毒?”以此类同,“水黾消失”的探究思路是“与污染有关?”“什么污染?”“谁污染的?”  首先,通过野外考察,回答了水黾消失“与污染有关”这个断定。我一共调查了7个水塘,对比有水黾水塘和无水黾水塘的差别发现,5个位于村中的水塘都有排污口,村民把生活污水排入池塘中,这些水塘中都没有水黾生存的迹
向世清,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的前沿研发,是参与产业经济战略与决策咨询、基础教育改革咨询、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战略设计等多领域战略专家,也是上海市最为活跃的科技创新教育专家之一。  本讲我们将给出第2种类型的STEM教育的教学法案例。大家记住,我们的体例仍然简单遵循九步法的直接对照说明(请大家一直将九步法框架存在脑海中,这可是特别管用哈)。  案例类型
[编者按]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或者称之为“数字化媒体时代”,传统的平面设计不再只是为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独特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设计领域也日益广泛,设计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为美学而设计或仅仅是设计方法上的考虑。虽然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技巧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高,画面日趋精美,然而仅仅让学生掌握制作技术、专业知识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通常我们
投石机是古代的经典攻城器械,涉及诸多物理知识,如力矩、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抛体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是一项非常值得开发的活动素材。活动以投石机为线索,从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入手,设计符合初高中学生的活动区域的循序渐进式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活动设计中突出对问题解决的思维导向性和创意物化在各环节的落实。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投石机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发展历程,建立简单模型还原投石机基本工作过程,设
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二任社长邵宇在为建社30年写的《历世寄语》一文中写道:  回忆建社之初,我们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在普及教育、扫盲以及肃清旧时代有害的书画的影响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大量出版的普及读物中,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  大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又致力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古代的、外国的优秀美术遗产。在进行美育教育和普及美术史、美术知识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乘求是之风,扬科学之帆”,2017年7月,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浙江大学分营开营了。分营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领略大师风采,感受科学魅力——营员们认真聆听并学习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循玉泉足迹,品科学之美—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营员们参观了地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实验室、热能工程研究所,并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感受科学之美;实践出真
当你想要打开一个罐头时,你很有可能会使用开罐器或者使用拉环。但这并不是打开罐头的唯一方法。在本次活动中,你可以尝试用砂纸把罐头打开!  安全注意事项:被打开的罐头和盖子会非常锋利,请一位成年人监督本次实验活动。不要使用有凹痕的罐头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材料  食品罐头  湿砂纸和干砂纸(粒度为180的砂纸效果更好)  纸巾  水  (1)把砂纸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比如一张桌子上。  (2)将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