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宫颈癌易感性的关联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洪湖市人民医院妇科2018年1月-2021年1月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CC组,选择同期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0例为CIN组,选择同期医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无HPV感染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TERT基因rs2736122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取入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评估CC组患者同步放化疗4周效果。结果HWE检验结果显示CC组、CIN组和对照组hTERT基因rs2736122位点理论分布和实际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组、CIN组和对照组hTERT基因rs2736122位点GG基因型、AA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频率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C组和CIN组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TERT基因rs2736122位点携带AA型患者分化程度中/高频率高于GG/GA型(P<0.05)。结论 hTERT基因rs2736122位点AA型增加HPV感染易感性,并可能导致了随后的CIN和CC病理过程,但与患者化疗反应无关。
其他文献
萧红和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创作特色的两位作家,虽然他们的人生没有交集,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同的特色。萧红和郁达夫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自叙传的叙述方式,且由于人生的困苦导致的写作时情感的强烈迸发,使两位作家的小说贯穿着一种感伤的情感基调。
3~6岁幼儿是身体、心理和智力发展的迅猛时期,从小培养科学饮食、愉快进餐、文明礼仪、热爱运动和劳作等良好行为习惯,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围绕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开展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营养价值,通过多向聚焦食育认知、多样建立食育环创、多元拓展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多层次创建食育课程,树立健康的饮食意识,培养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来达到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作为舶来品,情景喜剧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受众日益多元化的观看需求,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本文围绕全媒体时代下,中国的情景喜剧如何突围而出,如何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展开探讨。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可谓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历来研究者也都对这一形象颇有兴趣。而这一形象的诞生也与郁达夫自身的零余感有十分重要的关联,并且零余者身上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零余感的处处显现。但是,对郁达夫零余感影响很大并且在其作品中高频出现的“家”因素却较少被人提及。本文由“家”的视角切入,重新审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发现“家”是郁达夫生发零余感的根源地,他将这种无法排解的零余感投射到作品中,便诞
本研究在现有大学外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外语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外语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理论模型,细化了相关维度和指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及量表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师生和不同水平组学生在对有效课堂环境及量表的认知方面有一定差异。基于研究发现,该文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构建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从耳穴贴压、中药足浴、三步调神法、按摩推拿、毫针刺法加灸法方面综述中医操作技术在2型糖尿病失眠病人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各项中医操作在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病人中的中医辨证思维并指出各项操作存在的不足,以在后期的研究中找到创新点。
初唐诗人王绩真实质朴、闲适恬淡的田园诗中时常出现山水意象,表露出对山川自认景物的审美倾向,初步展现出了田园与山水两种题材合流的趋向。他的诗歌在整个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创作重点而言,王绩的诗歌主要表现山水风光、乡村景色以及隐居生活。语言清新浅淡,风格平易质朴,意境阔达浑融。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王绩是陶渊明田园诗转向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过渡桥梁。
<正>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他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鉴定明代瓷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