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坛艺光华夏赤子——向中国科学与艺术互融创新的开拓者李政道先生致以敬意

来源 :现代物理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10月,李政道先生邀请北京美术界名流在中关村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聚会,我作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教授的秘书,有缘陪她一同前往.正是在这次活动上,我见到了仰望已久的一代杰出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李政道先生天庭饱满、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笑容纯真、慈祥儒雅,是一个智者、圣者的形象,他言谈举止之间散发着向真、向善、向美的气息,让我肃然起敬(图1).
其他文献
六十五年前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随后得到吴健雄等人实验的验证,彻底打破了人们关于对称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对称原理不再仅仅是包含对称性和守恒律.从此,对称破缺与对称性共同构成对称原理,成为自然界遵循的普遍规律.
期刊
2021年11月24日是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我谨代表国内重离子碰撞同行撰文向李先生祝寿.感谢李先生大力促进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推动了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BNL)建造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der,RHIC)的上马,他是国际上最早建议用重离子碰撞来探索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的新物质形态的科学家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加速重离子(如金原子核)到接近光速进行对撞,此时形成的物质具有极端高的能量密度,有可能经历从普通强子物质到退禁闭的夸
李政道教授对基础物理学许多领域的贡献,尤其是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曾在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的指导下进行天体物理学研究.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涉及白矮星——这是一种奇异的致密星体:我们的太阳和其他低质量恒星最终会变成白矮星.
一、引言rn一位在站博士后,刚刚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特别欢欣鼓舞,在博士后公寓中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名大二女生,在“箸政基金”的支持下,已经开始进入实验室参与前沿课题;而她的导师正计划着课后带同学们参观最新的科艺作品展……这样的情景真令人愉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获得指导和资助,在学术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李政道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为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炎黄子孙,李政道先生致力于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为我国科学事业,特别是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凝聚了李先生最多的心血,对中国高能物理和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未来发展战略成为了中国高能物理持续发展的焦点.李政道先生极为关心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未来发展,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立项和实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
在镜子里我看到了你我们定定地相望直到眼中溢满了泪水rn笃定的坚毅对美好的向往英气、智慧和探寻眼神里还有惜惜不舍的关切rn爸爸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来看我啦rn你曾说小女是最棒因为有勇气结果勇气真的在我身体里生了根
期刊
“物之道:道生物,物生道,道为物之行,物为道之成,天地之艺物之道.”rn在高能所大院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雕塑正面镌刻着这首诗,作者是李政道先生.李先生为推动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以及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呕心沥血、竭智尽力,陪伴和见证了我国高能物理事业艰难而又成功的步伐,为中国的高能物理发展做出了无人可以替代的巨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高能物理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切与李先生几十年来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分不开的.
李政道先生一直为祖国在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造成科学界知识断层和青年科学人才的缺乏担忧.他在1979年后,设计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将祖国的近千人青年学子引入到美国学习.这种走出去的举措尚不能满足对科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为此,李先生又想到了请进来的做法,也即请国外顶级物理学家来祖国为全国物理学家和青年学者讲课.
自20世纪60年代,同步辐射光源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第四代光源建设阶段,它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尖端工具.同步辐射光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广度是其他任何一种科学装置都无法比拟的,受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高度重视并得以重点发展.目前全世界有50余台同步辐射光源在运行,还有10多台在建造和技术设计中.作为大型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同步辐射光源也已成为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装置和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设施,服务着国家的科技创新需求.饮水思源,中国的同步辐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以下简称BEPC)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高能物理研究的科技先进国家之林.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和在京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前往建成的BEPC视察,即席发表了十分重要的《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讲话.在这篇不长的讲话中指出“当然,有李政道教授和其他国际朋友的帮助,使我们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