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艾灸疗法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记录脱机时间、应激性溃疡、腹泻及患者死亡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胃肠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脱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应激性溃疡、腹泻、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AECOPD机械通气伴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中艾灸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缩短脱机时间并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共生菌对小鼠肺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性κB激酶α/β(IKK-α/β)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共生菌缺失小鼠(Abx鼠)及正常小鼠(WT鼠)肺脏组织中NF-κB、IKK-α/β及PI3K等的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小鼠缺失共生菌后,其肺脏组织中NF-κB表达上调(Abx比WT,1.609±0.084比1.000±0.000;t=7.287,P<0.01),NF-κB磷酸化水平上调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和骨量减少,进而引起骨脆性及骨折风险的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该文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电刺激(TNS)对脑损伤(TBI)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脑损伤组(TBI)、电刺激组(TNS),每组各20只.使用自由落体(Weight?Drop)模型给小鼠造成创伤性脑损伤,损伤后第1 h、24 h给予TNS组术后三叉神经电刺激.造模结束后第48 h,对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其认知功能.使用Western Blot法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小胶质细胞
目的 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确诊急性STEMI且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到院时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按照WBC水平不同分为两组,≤9.5×109/L为A组,>9.5×109/L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血管事件以及长期预后进行比较.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长期预后.患者出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76例RA患者为研究组;38例非RA关节病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为参照组;以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3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一般资料: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RDW-CV、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
目的:探究ERK抑制剂U0126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致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OGD/R组)、溶剂组(DMSO组)、U012610μmol/L组(U0126?L组)、U012620μmol/L组(U0126?M组)和U012630μmol/L组(U0126?H组).U0126作用24 h后,除Control组更换正常完全培养基外,其余组采用DMEM无糖培养基和氮气缺氧法制备SH?SY5Y细胞缺糖缺氧2
目的:探究体温校正休克指数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病情的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电话指导、病情评估、气道管理、转运期间监护等常规院前护理操作.对照组在常规院前护理操作的同时进行早期预警风险(MEWS)评分,试验组在常规病情监护与处理的同时进行MEWS评分和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评分,监测指标心率(HR)、收缩
认知衰弱是一种动态的、可逆的病理性躯体衰老和神经退化过程,同时包含躯体衰弱和认知受损的综合状态.认知衰弱与老年糖尿病在发病特点、病理生理机制、疾病预后等多方面存在密切联系.笔者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衰弱群体,总结其综合评估、发病特点、有效干预这3个方面研究进展,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目前没有统一的综合评估工具,建议针对评估场景和对象采用不同工具组合;营养干预、运动干预、血糖控制为目前有效干预方式,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BS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BSI)、碱剩余(BE)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91例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根据患者撤机结果,对比分析撤机成功者与失败者RBSI、D?RBSI、BE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RBSI、D?RBSI、BE与撤机结果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RBSI、D?RBSI、BE对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91例患者中,撤机成功者61例,成功率67.03%;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归纳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并由白彦萍教授治疗的湿疹患者的处方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总结用药特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处方1276张,涉及患者558例.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30味,以清热除湿、活血凉血、祛风润燥为主,核心药物的使用符合湿疹致病特点.聚类分析得到七类药物,聚类新处方体现了分期辨证论治的思想.结论 自彦萍教授立足湿疹“风湿热瘀”的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