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的朦胧、语法的陌生、声律的优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与杜牧齐名的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诗歌成就最高、最为人传诵的诗人之一。在李商隐现存的六百多首诗歌作品中,其创作的爱情诗最富特色,并开创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新境界。李商隐的爱情诗笔调曲折隐晦、情韵深婉缠绵、意蕴朦胧隽永、神思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特别是他在爱情诗歌上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堪称独树一帜。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张兰英(1968.10-),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邢台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方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
  李商隐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负盛名的晚唐伟大诗人,其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越来越令世人惊诧,其爱情诗则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朵奇葩,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诗境朦胧化、语法陌生化、字词张力化、表达含蓄化及声律优美化的特有风格,展现出李商隐在语言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一﹑诗境朦胧化
  “诗之至处,妙在朦胧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1]李商隐十分注重对含而不见、扑朔迷离、隐约含蓄诗境的写意,他往往将其在现实中所形成的复杂惆怅甚至是莫名的情绪通过诗歌的巧妙生发,熔铸成“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的朦胧凄艳的诗境,在朦胧隐约中释放出无穷的审美能量,引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李商隐的无题类爱情诗中,《锦瑟》可谓佳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开篇就由绮丽而哀怨的锦瑟起兴,进而引起诗人对华年往事的追思,然后诗人依次展现了庄生梦蝶、杜鹃啼春、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一幅幅色彩绚美、瑰丽奇幻的画面,似梦似幻、朦胧美妙而又不拘滞,最后,尾联则如梦初醒,再次回归到残酷的现实之中,终究为一片怅惘之情。读罢读者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给人一种似懂非懂之感。这恰恰是李商隐对爱情诗诗境朦胧化的最完美诠释。
  李商隐在对诗境朦胧化风格的诠释过程中,摒弃了以往诗人创作时对感官色彩、动静及儿女情事的具体描写,转而以全副笔墨描写爱情本身,展现爱情的种种情愫,从而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特朦胧之境,展现出丰富的多义性、无限的暗示性及广阔的遐想性。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书写了丰富而复杂的爱情心理,悲伤与痛苦的情愫贯穿于全篇始终。但作者在创作时有意省去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情的描写,而是对原有的素材进行严格的提炼与精心的加工,提炼出一种纯粹的情感境界与精神境界,将主人公复杂惆怅之情、漫长等待之痛、不断挣扎之悲表现得酣畅淋漓。
  二﹑语法陌生化
  所谓“语法陌生化”,是指对正常语法规则进行的一种“破坏”或“超越”。李商隐以超脱呆板化的语法、松散错乱化的语序以及自由灵活化的句法来对诗歌进行全新的写意与创作。李商隐爱情诗的这种语言风格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得以实现:
  (一)成分的省略
  李商隱爱情诗语法陌生化的风格首先表现在诗句中相关成分的省略上,取消诗句的逻辑连序,以期让读者在诗歌的阅读中去自我完美、自我完善,从而为读者想象的散发与诗歌韵味的产生留足丰富而广阔的空间。
  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首诗首联中无一动词的连缀,而以互相并列的几个名词性短语来导入主人公对昨夜的回忆,其中仅点明时间是昨夜,地点是花楼与桂堂之间,景物是星辰和拂风。诗句完全由时间、地点、景物构成,表面看似诗歌营造了一种“无我”之境,其实不然,细细品读则会使人联想到在这星辰相映、春风徐徐的春夜,一对恋人掩映其中。这种成分的省略所形成的效果恰恰妙在人藏于景中,情以景来传达。
  (二)语序的倒错
  李商隐爱情诗语法陌生化的语言风格还表现在语序的倒错上,即:打破正常的句法与句序关系,破坏语言的连续性与顺畅的节奏,以期通过读者独特的解读来产生富有奇特化与活力化的效果。
  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按照常规词项的排列组合顺序,这两句应该是“此去蓬山无多路,殷勤青鸟为探看。”这样一变换,虽然诗句的表达语序顺畅了,但原诗句中寄希望于己然而希望又却似永远无迹可着的复杂痛苦之情与对渺茫希望的不懈追求之心的交融效果就被冲淡而显得浅辄化,诗歌所独具的情感感染力与真挚性也就大打折扣了。相反,李商隐将“蓬山”、“青鸟”分别置于两个分句的句首,使得诗人对恋人形象、送信使者的神化效果得以加强,同时作者也将追寻恋人如求仙般的渺茫不可及与对恋人的关切、崇敬之情率先坦露于读者面前,形成了一种事未言明,情已先传的效果,这种语序倒错化的运用反而造成了诗意的拓展延伸与情感魅力的提升。
  三、声律优美化
  《毛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只蹈之也。情发于声,生成文谓之音。” [3]自古就说明诗与乐是密不可分的。李商隐作为七言格律的创作大家,对于七言格律诗歌自身蕴含的音乐美则更加追求。李商隐七言格律爱情诗的音乐性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平仄抑扬
  李商隐爱情诗语言的声律优美化首先就在于其诗歌具有的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上,读之朗朗上口,愈读愈爱。李商隐将平仄抑扬格式的变化贯穿于爱情诗创作的始终,并形成了一种音调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先,李商隐在诗中将其所要抒发的情感与声律的平仄完美结合起来,舒缓悠长之处用以“平”,曲折短促之处用以“仄”,情中有调,调中有情,交相辉映,情随调动,调随情变。其次,句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不仅在本句中平仄交替变化,而且在对句中平仄对立相向,李商隐正是将这两种声调有规律有节奏地运用于诗句之中,从而形成了诗歌音调抑扬顿挫、平仄有致的声律美,在无形之中给人一种曲尽其妙的音乐美感,美妙至极。
  (二)回环往复
  “回环往复”运用于诗歌当中,它是指相同或相似音节、声音在诗歌中的重复与再现。李商隐诗歌中这种回环往复旋律之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韵脚和谐与声韵叠用两种手段来实现的。
  首先,韵脚和谐,又称“押韵”,是指诗歌中每句句尾有规则、有节奏、交替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韵脚字,即在同一位置上(一般为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似,犹如一首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旋之音,使诗歌读起来更和谐,更好听,更易诵读。如: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这首《无题》中,四句诗的结尾分别选用了“残”、“干”、“寒”、“看”四个韵脚字,而这四个韵脚字均押“an”韵,响亮而高亢,似在表达一种激昂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既惆怅无望又在绝望迷茫中不断追寻光明的复杂心情。这些游离涣散的同韵字在李商隐的笔下被连贯起来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曲调,似被串引成环的珍珠链,使诗歌产生了回环往复、跌宕起伏的旋律美,震撼人心。
  其次,声韵叠用,是指李商隐在其爱情诗中对双声词、叠韵词及叠音词的使用。声韵叠用使得李商隐的爱情诗铿锵有力而和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声韵美。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与“归来辗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这两句诗中的“惆怅”与“辗转”均为双声词的连用。再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此句中“殷勤”为叠韵词的运用。又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春心夜夜心。”(《嫦娥》)与“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雾。”(《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两句诗中的“夜夜”、“飒飒”均为叠音词的使用。李商隐爱情诗中这些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的添入,犹如神来之笔,使得诗歌语言声律更加优美化,如清人李重华所评:“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婉转。”[4]
  无论是韵脚和谐,还是声韵的叠用,诗歌都被赋予了一种回环往复、同声共应的音乐美感,增强了李商隐爱情詩的语言魅力。
  综上所述,李商隐凭其深厚的诗歌语言素养与高超的诗歌语言艺术造诣,为我们展示了其爱情诗独具的诗歌语言风格和令人炫目的诗歌语言魅力。李商隐的爱情诗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并且流传千古以来愈发耀眼夺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商隐爱情诗独特的语言风格。
  同时,李商隐在爱情诗上所表现出的诗境朦胧化、语法陌生化、字词张力化、表达含蓄化及声律优美化的特有语言风格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晚唐韩偓,到宋初婉约派再到宋中期的秦观、贺铸及宋晚期的周邦彦、吴文英、周密等,甚至是现代诗人郭沫若等等的诗歌创作风格无不受到李商隐爱情诗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的影响。由此奠定了李商隐及其爱情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
  注释: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51-354.
  [2]李梦生.古诗词鉴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371.
  [3]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39.
  [4]转引自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46-153.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李梦生.古诗词鉴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转引自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5]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1983.
  [6]薛雪.一瓢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山河故人》作为贾樟柯导演的一部在2015年上映的文艺电影,于众多商业大片的围剿之下拿下了3萬的票房,真正地做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他通过镜头语言将故事的真实性与虚幻完美融合,通过听觉效果引发时代与情感的共鸣,导演运用娴熟而精湛的视听语言,处理出准确而生动的叙事和节奏,一步一步地引出故事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山河故人》;贾樟柯;视听语言;真实;虚幻;时代;情感  [中图分类号]:J9
作者简介:陈婉(1995.10-),女,汉族,广东揭阳人,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题记:“One point seven billion were there for his birth. Two-hundred-twenty countries tuned id f
摘 要:受周围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乔治·艾略特从小就接受着严格的宗教教育。作为一个曾经的宗教狂热分子,艾略转变为了东正教怀疑论者最终放弃了基督教,成为了人文宗教的忠实倡导者。此外,尽管艾略特坚信人类应该取代上帝,且爱心和同情心应该取代人的信仰,但在艾略特的作品中上帝却是无处不在且是至高无上的,这种矛盾的宗教观的形成与艾略特所处的环境和多年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宗教观
秋风瑟瑟又一年,  年年南辕。  只此南辕,  幸得棠与良辰眠。  春水涟漪染九千,  思蕊难见。  苞含夢远,  执子手共佳期盼。
摘 要:《德伯家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富盛誉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灿烂瑰宝。小说讲述了俊俏懵懂的乡村少女苔丝在不幸被诱奸后惨遭丈夫抛弃最后愤然杀死凶手的故事。其中的情节冒犯了许多维多利亚的时代的道德观念,在当时引起强烈冲突,可小说所表达的反对封建宗教、反对封建道德、反对资产阶级法律的精神却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其反抗精神及追求人性解放的做法在今天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从弗洛
摘 要:《郑伯克段于鄢》深刻阐释了郑庄公及其母、弟共叔段为争夺权力而互相残杀的现象,明确的体现出作者对宗法制度的厌恶和道德沦丧的悲叹。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郑庄公残忍、阴险、无道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一直受争议的郑庄公加以一定分析。  关键词:郑庄公;政治评价;社会背景  作者简介:徐学婧(19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所受于书中种种智慧,归算起来,已是历史长河中无数经典的概述。而《论语》所传,历经世纪风霜巨浪,耳目相传,纸笔更替,所凝汇而成终于是经典中的源泉,智慧中的山峰。  幼时便熟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而今师从大学之门,从无知迈入有知,致以有知界限,所触及种种,才知所知更是渺小,书读万卷,道途万里,才知古人智慧所累积,皆是不易。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亦加增忧伤。圣人那般悲天悯人之广袤胸怀,非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不仅是诗人和作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徐志摩翻译过很多诗歌,并且还提出了自己对翻译理论的独到见解。然而,对于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后人仍然知之甚少。本文以《翻译家徐志摩研究》为视角,将阐述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并对其理论加以补充和说明。  关键词:徐志摩的翻译理论;《翻译家徐志摩研究》  作者简介:侯翠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
课题项目:此论文属于湖南省吉首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课题名:视角转换下《赎罪》的不确定性表现,指导老师:符韵。  摘 要: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著作《赎罪》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尼因年少无知而偏执地指控仆人罗比是强奸犯,随着年龄的增长,布里奥妮逐渐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并为求得自我救赎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为主体,同时贯穿着一对青年男女脆弱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昏暗压抑的第二次世界大
摘 要:电影台词运用修辞艺术可以使语言更幽默、风趣、辛辣、准确、富有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运通过分析常见的修辞格,比喻、夸张、反复、谐音、双关等在电影台词中的运用,展现了修辞艺术在台词语言中运用的绝妙之处,本文选择从修辞学的角度,展现《驴得水》这部电影台词运用的美妙之处。  关键词:《驴得水》;修辞格  作者简介:马琳(1993-),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洛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