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 前景广阔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24日下午,溢多利生物产业发展与行业高端论坛珠海峰会之工业用酶制剂发展交流会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相关院校及企业100多位嘉宾参加了会议。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兵先生致欢迎词(图1)。
  齐鲁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傅英娟教授、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夏建明教授、中山南方新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高峰高级工程师、泰国农业大学Anong Kanjanasantisak博士,分别就生物酶在造纸行业、纺织印染行业、食品烘焙行业及在亚洲市场分布现状做了相关学术报告。
  傅英娟教授(图2)首先作了题为《生物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的学术报告:造纸产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属于资源约束性工业,对纤维来源的依赖程度极高。造纸工业目前仍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是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在植物纤维原料制浆前进行生物酶处理,从而达到改善纤维性能,对纸浆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生物控制的目的。目前制浆造纸工业中用于酶法脱墨的酶制剂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脂肪酶、果胶酶,这些酶的选择性酶解特性,使油墨粒子与纤维分离,降低油墨粒子的亲水性。用于打浆中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促使纤维细胞壁结构松弛,渗透性提高,利于水分子进入,促进细胞壁润胀,降低内聚能,纤维变得柔软,从而达到有利于纤维的分丝帚化,降低磨浆能耗或提高磨浆能力,提高成纸强度,有助于浆料滤水的效果。生物酶降解胶粘物,碎纸过程中提高纤维-胶粘物解离效率,使较大颗粒的胶粘物在浮选/洗涤中被除去。从傅教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生物技术是环境友善的绿色技术,在节约能耗、降低生产过程废水排放、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巨大优势。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夏建明教授(图2)随后作了题为《印染行业生物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报告:生物酶技术在纺织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麻的生物酶脱胶,棉织物生物酶退浆、精炼、除氧,染色后仿旧的生物酶洗,生物酶柔软整理,生物酶酵素去毛整理,到印染废水的生物酶处理等诸多方面。生物酶的种类很多,在印染中应用的主要是水解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果胶酶等。酶在印染中的应用主要在前处理和后整理两个阶段,主要是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生物酶与染色、生物酶与洗涤一浴法开始使用。目前酶在印染中的应用有些方面非常成熟,如淀粉酶退浆、纤维素织物生物抛光、牛仔服酶洗、真丝和麻脱胶、过氧化氢去除酶等。夏教授就生物酶制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思路对一浴酶的复配稳定性问题,其复配后的除毛强力保留及染色保色问题;生物酶与表面活性剂、溶剂复配问题;新产品开发问题,开发符合染厂新要求生物酶品种,加强技术服务,开拓外贸市场,应对国际市场的需求等等均做了系统的陈述。
  刘高峰高级工程师(图2)做了题为《生物酶及其大分子的发展综述》的报告。从生物酶及其大分子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性、先进性及其所带来的科技革命和市场变革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生物酶及其大分子的研究和产业化在食品和药品行业可取代化学型添加剂,在提高食品和药品安全性上起到重要作用。生物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制造药物和医药用的工具酶;在环保方面,利用微生物酶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环烃、芳香烃、有机磷农药及人工合成的聚合物等,来清除环境污染;在化工方面,酶可以有效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漂白或增白,在洗涤剂、造纸行业、纺织印染行业中使用大量的酶和乳化剂以改善色泽、混溶、增白漂白、水解脂肪和味道。生物酶及其大分子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也是国家列入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符合世界低碳、清洁、环保、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来自泰国ReachBio的AnongKanjanasantisak博士(图2)做了题为《生物酶在亚洲市场的应用及前景》的专题报告。工业酶是指在工业方面所用到的酶制剂,可用于洗涤剂、动物饲料、面包、酿酒(啤酒、葡萄酒等)、造纸、纺织、生物乙醇等生产。其中,食品、酿酒、饲料以及洗涤用酶是目前工业酶最常用的应用领域,合计占比75 %左右。Anong Kanjanasantisak博士系统地介绍了生物酶在造纸、谷物加工、纺织、洗涤行业、油料加工、淀粉糖行业及烘焙行业等行业的分布及应用现状。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工业酶重要生产基地,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10 %。并且从中国总体经济走势以及国内工业酶下游需求看,预计未来3年中国工业酶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全球的6 %-8 %,达到10 %左右,但是由于西方菌种专利垄断,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外巨头纷纷进驻中国。而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滞后,本土酶制剂企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仍是外资品牌占主导。作为溢多利人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通过这次行业学术交流会议让我们找准工业酶的研究开发方向,在今后的研发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力争将溢多利的工业酶做到极致。
其他文献
摘 要:动物防疫工作面临严重困境,原因是认识有误、上级有偏差、形势巨变、体制陈旧。对策一是认识调整,从重发展变为重防疫,从消灭动物疫病变为适度控制动物疫病,把动物疫病由人祸调整为天灾,回归为经济问题;采取综合防疫措施。二是实行重大改革:搞好综合防疫;建立专门的动物疫病预警和处理系统;废除强制免疫计划;科学使用疫苗;鼓励疫苗直送;建立合理规范的奖惩机制,科学考核;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动物防疫的支
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后,目前通过使用GnRH类似物以诱导母猪在某一特定时间排卵,已经能实现母猪单次定时人工授精(Single 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sFTAI),从而从单次精确定时的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上获得更高的繁殖率。  2013年9月,获欧盟各国批准用于猪(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首款GnRH类似物产品——
由普林斯顿大学本杰明·艾尔曼教授参与编写的《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近期将在中国出版。围绕中国史研究,艾尔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问题的?很多学者认为是鸦片战争,但是我们认为不是。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最根本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太平天国之后,无论是士大夫还是朝廷,都意识到要改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这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孔子在《论语·子路》的第十三篇给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在孔子看来,所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就是他文中的君子和士。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谐而不苟同,小人则是君子的对立面,没有原则,盲目附和,甚至是完全复制,小人无法达到君子的和谐于万物、众生的境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孔子说,君子之人,
摘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在新的大好形势下暗藏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从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物进入新时期后有种种不适感,说不清的复杂情绪交织在这类人物群像的内心。对于与社会变革潮流处于精神对垒的这类人物形象,在文学中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挖掘与新时期格格不入的这类群体,对于研究经济变革的深入影响与经济变革中他们的矛盾心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旧人物”;
我今年已是74岁高龄,当年参与欧阳海大坝(位于湖南桂阳县)工程建设时才20出头,是湖南耒阳县(1986年改为耒阳市)水利局临时抽调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因为特殊的机缘,与华国锋有过三面之缘。第一次见面,事后才知道名字  1963年6月起,耒阳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旱期长达275天。耒阳县委、县政府一面积极抗旱救灾,一面组织水利调查组到各公社了解、调查水利状况。因为我曾在湖南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读过书
摘要:政治漫画作为一种多模态隐喻载体,结合了图像和文字两种符号,通过两者的协同合作来构建意义。多模态隐喻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来实现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为研究对象,将概念隐喻、转喻与政治漫画的特征相结合,对漫画进行细致解读,从而更好地揭示政治漫画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  关键词: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转喻;批评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入选理由?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未来10年高技能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主要内容?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
摘要:绿色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长沙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理应在绿色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本文着眼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要求,立足长沙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和理论内核出发,探索性地提出了长沙市绿色发展考评制度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长沙;绿色发展;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70周年。鲜为人知的是,有一群拿着特殊 “武器”的美国大兵也曾参与其中,活跃在中国的滇西及缅甸、印度战区。他们亲历了无数险境,冒着生命危险将亲眼所见定格成一瞬间。他们的战果为今天反观战争与历史的人们留下了传奇的见证,而他们本身也成为一个战地传奇。  1942年3月,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阶段,为保护中国与盟国的最后陆上国际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约10.3万中国远征军入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