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下胆管钳夹活组织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TC下胆管钳夹活组织检查(PTCB)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826例接受PTCB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病理学结果、PTCB阳性率及并发症等.总结PTCB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PTCB对于胆道系统与非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活组织检查阳性率的差异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8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B,成功率为100%.术后8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一过性胆汁血症47例,胆汁漏11例,暂时性胆道出血28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恶性胆管狭窄740例,良性胆管狭窄86例.PTCB阳性者727例(包括癌性狭窄641例、胆道炎性或纤维增生86例),假阴性99例,总体阳性率为88.01% (727/826).胆道梗阻因素中,恶性肿瘤占89.59%(740/826).病理检查结果示高、中、低分化癌所占比例分别为57.88%(371/641)、19.97%(128/641)和22.15%(142/641),其中腺癌占96.41%(618/641).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与非胆道系统恶性肿瘤PTCB阳性率分别为89.50%(469/524)和79.63%(172/2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7,P<0.05).结论 PTCB对梗阻性黄疸病理学诊断阳性率高,临床应用安全可行.胆源性肿瘤是PTCB的最佳适应证.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

其他文献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 ~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肝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肝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或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8个月(8~ 66个月),3例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96个月(60 ~288个月).对吻合口局部复发患者,如果切除复发癌后残胃大小足够重建食管,则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左上腹膨隆半年、上腹胀痛不适10余天于2011年7月18日收治入院.入院前半年患儿左侧腹较右侧腹膨隆,无其他症状未予重视.入院前10余天,患儿诉左侧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明显,多日未排便.当地医院腹部MRI检查:腹腔左侧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与胰腺关系紧密;结肠充气明显.入院体格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差;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无异常;左侧腹膨隆,左上
期刊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免疫组织化学类型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胰腺IPMN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发表时间至201 1年6月30日.采用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评分.对胰腺IPMN免疫组织化学类型与性别、病理学类型、肿瘤良恶性特征、形态学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Pearsonx2检验,多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CC)临床较少见,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无固定外科手术模式,需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间距及患者的综合情况等决定.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已被公认为是直肠癌及结肠癌的标准化手术方式.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腹腔镜技术结合TME及CME手术技术,开展了3例腹腔镜SCC根治术,总结出默契的团队配合、精准的手术平面把握、
目的 探讨吻合口胃侧荷包缝合在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术治疗的238例胸段食管癌和24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2例吻合口按常规方法处理(常规组),140例改进了处理方法,吻合前在吻合口胃侧吻合器中心杆处予以1号丝线作浆肌层荷包缝合并结扎(改进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侵袭迷走神经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胃Roux-en-Y吻合术治疗的进展期AEG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并标明上下切缘,对标本进行HE染色及S-100、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发现迷走神经周围间隙及迷走神经实质内有癌细胞存在或者癌细胞沿神经周围间隙扩散,即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对进展期及晚期肿瘤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手术和综合治疗也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基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论,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已经进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时代.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金标准的基础上,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更需考虑个体化.结直肠癌肝转移虽然是晚期疾病,但关于其治疗的研究非常活跃,对于可切除的
目的 探讨离断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胰腺后段曲张静脉(胰腺后段腹膜后静脉和腹膜后交通支)对自由门静脉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接受小口径脾腔静脉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在游离胰体尾离断胰腺后段曲张静脉前后测量自由门静脉压.36例有腹膜后静脉及腹膜后交通支曲张(曲张组),24例无腹膜后静脉及腹膜后交通支曲
食管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居各种食管恶性肿瘤的第2位,目前认为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发病率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与Barrett食管相关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迅速增长.Barrett食管的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病、白人或西班牙裔种族、男性、年龄、吸烟、肥胖等.Barrett食管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对B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