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燃料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炼油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喷气燃料加氢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综述了喷气燃料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喷气燃料加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喷气燃料加氢催化剂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是Mo-Co型、Mo-Ni型和W-Mo-Ni型.Mo-Co型催化剂具有直接脱硫活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氮含量低的喷气燃料原料加氢过程;Mo-Ni型和W-Mo-Ni型催化剂具有加氢活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氮含量高的喷气燃料加氢过程.喷气燃料加氢的工艺过程主要有滴流床加氢、液相加氢和纤维膜技术,滴流床加氢工艺的能耗大、氢油比大,液相加氢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少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喷气燃料加氢装置采用液相加氢工艺.未来,喷气燃料加氢装置需要实现灵活生产喷气燃料产品和柴油调合组分,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对加氢催化剂和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他文献
为研究复杂矿井火灾的烟气扩散规律和火风压影响范围,利用Ventsim进行某金矿3种不同工况(工况1、2位于斜坡道,工况3位于主进风巷道)条件下的火灾模拟,并研究火灾发生时的风压变化及烟气扩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火风压影响程度随火源距离增加线性下降;根据各工况模拟的烟气扩散时间,矿井需在700 s内进行反风并组织工作人员逃生;工况3火灾烟气扩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即主进风巷道的火灾危险性更大;斜坡道是烟气的主要扩散路径,不宜作为逃生路径,发生火灾时应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回风侧进行逃生.研究结果对矿井井下火灾救援
为消除冬季地下矿山回风井井口雾气对周边居民区造成的心理影响,依托云南某铅锌矿通风优化项目,通过现场检测,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空气含湿量差值以及成雾析出水量,并依据部分相似原理建立除雾几何模型,对不同工况条件下除雾效率进行了试验对比.试验得出当环境温度为-1℃左右,压降值小于等于189 Pa,风速达到4.5 m/s时,除雾效率达到最佳,为96.3%,试验结果为矿山井口除雾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以刮板输送机中板用新型耐磨钢Ti60与ANM450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全浸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及XRD分析研究了2种耐磨钢在去离子水、腐蚀离子溶液、成垢离子溶液、模拟矿井水溶液4种水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程度排序均为腐蚀离子溶液>模拟矿井水>成垢离子溶液>去离子水;耐腐蚀性能Ti60>Hardox450>ANM450;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2 O3、α-FeO(OH)和Fe(OH)3,说明腐蚀反应主要是铁在溶液中的溶解.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企业违章行为记录繁杂.为高效、准确、智能地检索和管理企业违章记录信息,减少违章行为发生,本文以某矿近3年的13935条违章行为数据库为样本,将违章行为分为3大类23小类,基于计算机文本分类技术,通过Jieba分词器文本预处理、向量空间模型构建、TF-IDF模型特征值选取、相似度计算等流程搭建了违章文本数据分类器,在Python环境下构建了可视化展示平台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违章操作在总违章行为中占比最高,达到64%,其次为违章行动和违章指挥.同时对各违章子类进行了高、中、低频类别划分
石化是我国有机液体储存量最大的行业.有机液体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产气现象.现有国内外标准存在以下问题:①允许储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较高;②选用浮顶罐或固定顶罐+罐顶排气处理装置均符合标准,但允许排放的VOCs浓度差别很大.2019年,我国有机液体储存源VOCs排放量为392~904 kt,主要发生在石化行业.要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减少VOCs排放,储罐深度减排是关键.提出了“储罐VOCs深度减排”判据,将储存柴油的固定顶罐改为内浮顶罐可实现深度减排,现有固定顶罐
石油需求下降,油品消费峰值提前来临,但化工品需求旺盛的大格局下,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炼油产业向化工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原油制化学品(COTC)技术包括原油蒸汽裂解、催化裂解、DPC碱催化等.介绍了COTC已经工业化和研发中的各类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并对COTC技术发展做了展望.本文为COTC的第一部分,介绍遵循热裂化反应自由基机理的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现状、进展以及蒸汽裂解技术与加氢、催化裂解等技术集成、耦合情况,重点分析、探讨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本身的核心问题解决方案,即如何处理原油中难气化的高沸点大分子化合
为了研究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体的能量演化特征,借助RTR-2000高压岩石三轴动态测试系统开展了高浓度胶结充填体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应变能演化规律及围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围压不为0的试件,峰值强度对应的耗散应变能占吸收应变能的比例超过70%,试件在达到峰值强度前已经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和破坏;(2)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吸收应变能快速增加,弹性应变能先积累后释放,峰值强度时达到储能极限,耗散应变能自屈服变形阶段开始快速增长;(3)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围压越大,试件
为分析掺铜渣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和屈服应力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物化试验检测铜渣尾砂和废石的化学成分与级配,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不同铜渣尾砂掺量、质量浓度和胶凝材料添加量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获得各组料浆流变曲线,最后结合级配、流变、方差分析、多元非线性和曲线估计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渣尾砂和废石满足充填骨料工业应用标准;掺铜渣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模型为H-B模型;料浆质量浓度是屈服应力的显著影响因素;根据曲线估计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均小于6.1%,可预测料浆屈服应力,
利用高强度石膏浇筑3组不同粗糙度节理面试样,进行常法向应力约束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研究了粗糙度和充填物对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节理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受粗糙度、充填物的影响,可分为有峰型与无峰型两类;节理峰值剪应力随粗糙度增加而增大,而充填物的存在弱化了粗糙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非充填节理与粗糙度较大的充填节理在法向变形方面均呈先剪缩后剪胀类型,对于粗糙度较小的充填节理,其剪胀行为主要受充填物控制,表现为纯剪缩类型;节理破坏类型不是单一的,整个剪切过程是滑移、啃断、断裂和拉伸破坏等行为的组合,通
针对井下悬臂式掘进机自主行进纠偏的实际需求,基于机身调度相对于规划路径的位姿偏差模型,设计并简化了机身调度位姿跟踪控制律,通过构建Lyapunov函数证明该控制律作用下位姿偏差的收敛性.以履带打滑率表征机身行进调度的主要执行误差,以位姿检测误差表征系统的主要观测误差,通过试验及验算获得误差的统计规律,并利用SVD-Unscented卡尔曼滤波估计修正控制指令,从而降低行进调度过程中误差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能高效实现机身在有限的调整周期内向目标轨迹调度,履带驱动轮参考转速数值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