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疼痛和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择期行PKP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85岁,体质量指数17.9~29.0?kg/m2.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ESPB组(E组),每组各50例.C组局部浸润麻醉,E组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记录患者术前(T0)、穿刺针进入椎体内时(T1)、球囊扩张时(T2)、骨水泥注入即刻(T3)、手术结束出室前(T4)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3?h(T5)、术后6?h(T6)、术后12?h(T7)、术后24?h(T8)和术后48?h(T9)VAS评分.患者VAS评分>3分时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单次静注止痛,如疼痛未缓解或VAS评分>6分时则使用芬太尼静推止痛,首次剂量0.4?μg/kg,后续追加剂量0.2?μg/kg,追加间隔不<5?min;密切关注患者呼吸,若呼吸频率<8次/min,则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物并采取开放气道等措施.术毕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及再次接受类似手术的意愿.结果 与C组比较,E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7时点E组患者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芬太尼使用率为41.3%,C组芬太尼使用率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手术满意和一般比例分别为56.5%和34.8%,C组则分别为21.3%和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PKP手术时ESP阻滞能适度降低患者术中疼痛,减轻围术期循环波动,为术后早期提供良好的镇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其他文献
为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鸡繁殖性状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分析苏禽3号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垂体转录组数据,结合edgeR软件预测出在鸡垂体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通过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找出与鸡繁殖性状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结果 表明,通过预测得到95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908个上调,44个下调;差异表达的lncRNA共富集到9个信号通路,与繁殖性状相关的通路分别为BMP和cAMP,共筛选到3个与繁殖性状相关的lnc
为研究新城疫(ND)疫苗接种的青脚麻鸡胸腺组织相关基因与调控通路变化,对无特定病原体(SPF)的青脚麻鸡人工接种ND疫苗48 h后,取胸腺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opHat2软件对测序得到的reads序列与鸡(Gallus_gallus-5.0)的参考基因组比对,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后,在GO和KEGG数据库中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显示:接种ND疫苗后,共筛选到15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16个基因上调,498个基因下调;GO功
为研究马岗鹅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Ⅰ,RIG-Ⅰ)的基因序列特征,试验扩增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分析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序列并表达了其蛋白.结果 显示:马岗鹅RIG-Ⅰ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805 bp,编码93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106.63 ku;马岗鹅RIG-Ⅰ蛋白具有2个串联的N端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DExD/H-box RNA解旋酶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马岗鹅RIG-Ⅰ与其它鸟类亲缘关系较近,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次之,与鱼类
目的 应用24节段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胎儿心室心肌应变参数,为临床评价胎儿的心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孕妇117例,测量并记录胎儿孕周、双顶径等指标,采用离线散点跟踪软件,获得心室内膜在心动周期内的位移,计算心室不同水平(包括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缩短分数(FS)的均值、左右心室从基底至心尖24节段的FS、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射血分数,分析左室24节段FS、GLS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左右心室24节段FS、GLS及射血分数与孕周和各项胎儿生物学测量指标均无相关;左室不同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的应用,为精准手术提供良好的准备.方法 选择行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83例,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在颅骨内横窦沟与乙状窦沟结合处下缘模拟出“关键孔”并在颅骨外表面标记,然后测量“关键孔”与星点及二腹肌沟顶点的距离,术中根据这两组距离指导“关键孔”的定位.结果 本组患者无横窦或乙状窦损伤,77例术中通过“关键孔”清晰显露横窦与乙状窦结合处,未清晰显露6例.结论 应用3Dslilcer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的方法可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行A型肉毒素注射后腓肠肌的硬度变化.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48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应用SWE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静息状态下腓肠肌的杨氏模量变化,同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康复评估,分析超声杨氏模量值与M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患侧腓肠肌的杨氏模量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足内翻侧下肢肌张力MAS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与超声测量杨氏模量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在传统AFA3G连接柄指杆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AFA3G连接柄指杆在传统加工过程中不能自动连续加工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U型槽铣刀、φ5.5 mm钻头、内孔铰刀的优化与改进,使U型槽铣刀在实际生产中的零件数量从50件提高到300件、φ5.5 mm钻头的零件数量从200件提高到2 000件、铰刀的零件数量从100件提高到500件.文章提出的AFA3G连接柄指杆制造工艺的优化方案,能够解决加工过程中刀具非正常断裂的难题并且还能实现产品的连续加工,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
为了解山东地区鸭圆环病毒(DuCV)流行状况及基因组特征,对山东济宁、潍坊等地区的病鸭病料进行DuCV检测及鉴定,DuCV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进行遗传进化和基因组特征分析.结果 显示:成功获得了14株DuCV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993~1995 bp,遗传进化显示这些毒株与德国株AY22855处同一进化分支,均属于DuCV基因Ⅰ型,但不同年份之间已形成独立小分支且彼此之间同源性不高;Cap和ORF3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020年与2021年监测毒株Cap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6.7%,提示病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流行情况及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地区所有结核定点医院分离NTM菌株,采用16SrRNA、rpoB和hsp65基因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并对NTM感染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优势菌种以及流行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241例样本中检出242株NTM,总分离率为15.2%,分离率逐年上升.NTM感染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中老年农民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NTM感染患者菌种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嘉兴地区NTM流行以中老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其发生会导致孕妇出现高血压、产后感染等并发症,也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龄孕妇增多等因素,我国GDM发病率已达9.0%~18.7%[1],全球发病率为14.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