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推进机制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zhouhaote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是“立德树人”.而围绕“立德树人”的问题,根基和要义是要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只是传统思政课教育,而是贯穿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中.落实好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措施,已不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文章针对某高校理工科师生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其课程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已经成为数学课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知识,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去迎合时代的需求、社会的考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在任何阶段的学习里,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当努力肩负起自身的教育使命,全力挖掘出学科的教育本质,不遗余力地传递给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学过程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复杂的.语文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一门学科,太复杂的地方在于,语文知识中不仅包含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里体验到一些德育培养.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精神力量的纽带.在高校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无论是培育师生的德操和品格,还是提升师生的素养与才干,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应切实发挥党建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践中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教育中下功夫.而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把劳动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融合是历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先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全面实现劳动教育元素渗透的意义,在明确历史教学基本现状的情况下,最后从灵活利用教材内容、树立人物榜样形象、融入深层教育模块、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劳动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廉洁教育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大支撑,更是服务“两个大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强保障.因此,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建立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是不断将廉洁教育以新时代的标准深入推进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任务、高校目前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出发,阐释了高校如何建立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的几点意见,以更好地发挥廉洁教育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手机媒体为重要形式的新媒体手段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日渐广泛,对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需要在充分认识到手机媒体的重要德育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改变传统语文课堂单一僵化的德育形式,适应新时代高中生的认知方式,规避手机对学生思想的误导,促进语文和德育的融合.
问题解决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我们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思维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拓展思维广度、强化思维深度,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新兴科技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VR技术借助于计算机等工具可以模拟生成各类真实的和虚构的场景,使得人们可以直观的进行体验.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弘扬建党精神,学习党史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节.自疫情暴发以来,实地参观红色纪念馆变得难以实现,而VR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党史更加直观的了解和体验,真正的感受红色精神,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课程思政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精选了几个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以展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入.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笔者对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况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学校整体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不足,具体体现在组织协调管理有待提升、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还需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延续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此外,根据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势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