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学生群体状况和综合素质的多样化,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素质能力、层次结构、稳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我国许多高校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应该肯定,近些年来,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都有了较大发展。但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高校没有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认识到辅导员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高校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学生政工干部一般按学生人数1:120~150配备。但实际上许多高校难以达到这一比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校平时不重视辅导员工作,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出现影响学校稳定的重大事件时,才能想到辅导员;有的学校对辅导员的要求和定位非常低,只要学生不出事、不闹事就行;有的学校在辅导员的配备上重数量轻质量,表面上看配备了不少辅导员,但工作却不尽人意。
  二是辅导员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优化。在专业结构上,目前,许多辅导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缺少系统的理论和功底,工作时主要是依靠较好的个人素质和学生干部时代积累的一些经验。在年龄结构上,由于辅导员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有时工作起来往往不能得心应手。而当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一般又不再从事辅导员工作了。在人员结构上,专兼并存。有些专职辅导员身兼数职,既有年级工作,又有学生党支部工作,还有团委和学生会工作,节假日还经常组织活动,遇到学生中突发事件,更是疲于应付。而兼职辅导员由于处在短期过渡状态,并且教学科研工作也比较繁忙,因此往往缺乏对工作的投入。
  三是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尽管不少高校补充了一些优秀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但现有专职辅导员队伍中,本科毕业生带本科生,专科毕业生带专科生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还存在专科毕业生带本科生、本科毕业生带研究生的学历偏低的问题。由于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结构、学历结构等原因。有些辅导员缺乏从事学生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经验。比如,有的只能完成表面上的形式性的工作,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有的只能应付日常工作,做不到深层次的研究;有的只能做到不发生事故。做不到深入细致等等。另外,由于目前一些高校辅导员工作受管理部门多、面对学生多,所以,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头绪多,难以抽出精力去思考工作的创新。
  四是辅导员队伍思想有待进一步稳定。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有的辅导员从走上这个岗位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定位在辅导员这个层次上。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往往不积极主动,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涉及到辅导员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问题时,缺少具体可行的政策导向。还有—个方面,许多辅导员的工作确实比较深入细致,任劳任怨,但是,当每次总结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可总结的,加之有些工作得不到认可,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挫伤,一种不想干、不愿干的思想必然会表现出来。
  五是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有待进一步理顺。从辅导员的职责来讲,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学生辅导员是中国高等院校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其他。”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辅导员工作职责含混、中心不明。辅导员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干其他一些杂事。辅导员工作做得深不深、细不细,没有科学的考核依据和管理办法,伸缩性很大。从辅导员的培养教育来讲,多年来,辅导员队伍出现了只“挤奶”不“喂料”的现象。工作付出的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培训和提高,从而往往使工作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之中,很难得到创新和提高。从辅导员的发展出路来讲,目前对辅导员的使用有短期思想,没有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忙于应付,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失去信心。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第一,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观念,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辅导员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辅导员耐心细致的工作,就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育人环境,学校也不可能有安全稳定的局面。所以,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次,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辅导员的地位。要确立辅导员也是高层次人才的观念,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除此,还应考虑到学生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让他们感到工作有干劲、事业有奔头。再次,要正确引导辅导员热爱这份职业。目前,高校选留的辅导员大多是党员,是学习和工作上的佼佼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和积极培养,他们必然会明确所肩负的责任,刻苦努力地工作。
  第二,努力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结构。首先,要大力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1998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会就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走“高学历、专家化”的建设路子。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辅导员专业化,是一个有效措施和发展方向。在高校中要设立辅导员专业,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真正做到专业起点、专业培养、专业使用。其次,要从在校的学生骨干中培养和设立辅导员助理。为老师分担工作。辅导员助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基本达到了与所负责班级的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作为同龄人,甚至同专业,有着共同的成长环境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学校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也有利于培养、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三,切实加强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必须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作风严谨、乐于奉献。其次,要拓宽辅导员的知识层面。培养辅导员努力掌握并运用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业务基础知识,尽可能地了解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多了解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有关的各种知识,做到知识层面专与博的有机结合。再次,要培养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辅导员要善于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在工作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工作;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广泛的爱好、坚强的意志和开拓的精神。
  第四,合理构建辅导员队伍管理的运行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要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要建立起正常的辅导员流动机制。有效解决出路问题。其次,要制定培养计划和培训方案。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有计划、有内容、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地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再次,要做好辅导员的业绩考核工作。要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力、工作业绩、评价效果、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真正建立起一支队伍不散、思想不乱、作风不浮、管理有序、教育有方、开拓创新的辅导员队伍。
其他文献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知识信息交流活动,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育人质量上。育人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和工作积极性的大小。因此,如何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是学校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问题。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理
邓小平同志是20世纪的伟人,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的心中。在投身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
“你们的产品应用领域现在越来越广了,涉及家纺、色纺、针织牛仔、无纺布、高支纱等多个领域,产品使用效果也特别好,不仅色彩艳丽、透气、贴肤,缩水率还小,是一个好产品……”3月12日,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刚一开展,丝丽雅展位就吸引了不少观众。此次展会,丝丽雅再次携明星产品雅赛尔纤维亮相,同时将雅赛尔从纤维到成品的产业链以及雅赛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受到了现场客户的一致好评
期刊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的旗帜,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一些高校在教师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视心理契约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事实上,在高校中,构建心理契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去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    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契约所包围。比如说我们与工作单位有一种雇佣的契约关系,这样一种契约关系是一种较为正式的契约关系,可以被我们直接感受到,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除了这种显性的契约外,在
在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有这样一个展位,面积不大,来参观洽谈的人却不少,更是吸引了中国石化、吉林化纤集团等行业“大佬”前来学习交流。这家公司名为常熟市翔鹰特纤有限公司,翔鹰特纤究竟有什么“魅力”呢?记者带着疑问到展位一探究竟。  进入展区,看到“世界唯一”四个字更是吊足了记者胃口,迫不及待地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陶文祥。据陶文祥介绍,翔鹰特纤公司成立于2003年,翔鹰特纤团队经过1
期刊
考试风气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好坏的核心依据之一。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成风,而且作弊手段越来越先进,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大学生考试作弊既有其内在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同时也说明大学生诚信正在慢慢地减弱。因此,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是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1.外因  (1)社会影响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法治建设相对
问题的提出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古语之:人为行政之本。因此能否将高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学校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能否真正高效地投入应用。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行政管理人员有没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是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地区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已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毕业生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高校连续扩招,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日渐增大,给广大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这非常不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心理  焦虑是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增长,教师的生存压力日渐增大,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大。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校教师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随之而生。高校教师在教书之外,还承担着一系列角色:管理者、辅导员、家长、朋友等,他们既要是学科专家,又要是心理协助者,还要行为示范,众多的职责和任务使一些教师不堪重负,产生心理问题。目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教师的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