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文明大道的统一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文化多样化,其实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状况和世界历史大局相联系的现实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文明大道的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文明大道的统一。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财产多寡现象是由一系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承认劳动者个人财产多寡现象的必然性,对于强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巩固公有制和搞活国有企业,防止个人财产外流,优化个人财产使用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市场经济存在密切的联系,市场经济必然扩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我们的立法也要适应土地承包经营权能的扩张。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资、转包、继承、转让、抵押等权能的确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公司(企业)治理问题是公司(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控制权问题又是企业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治理的效率。中小改制企业的有效治理须具备经营管理骨干拥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的制度安排,需要他们在企业中联合持有大股(包括控股)。
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扬弃和升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本身体现着人类政府文明的先进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应该尊重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并且显示出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理论创新在整个创新活动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探讨理论创新的实现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从时代背景、主体支撑、科学基础、思想逻辑和最终目的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概括,那么理论创新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即回答时代课题、集中民众智慧、升华科技成果、遵循认识规律和指导实践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政治建设旨在根本政治制度的选择与确立、基本政治制度的安排与改善、政治运行体制的形成与改革、权力运作机制的建构与调整等。其理论创新主要有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其实践经验主要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又要遵循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观点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政治主体结构功能的发展;二是政治控制方式的发展;三是政治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发展。其中,控制方式的发展是主要部分。政治发展是分阶段的,不是跨阶段的,目标是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本质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20世纪,世界影响中国;21世纪,中国影响世界。中国的科技能力强化中国影响世界的深度,中国的经济实力拓展中国影响世界的广度,中国的国民财富铸成中国影响世界的基石。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体系中,经济持久增长源于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植根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簇、链、产业集成、经济综合体,高技术经济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在加速高技术能力转化为制造能力、产品竞争能力和创造增加值能力过程中,驱动经济增长、创造国民财富。
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选择。中国长期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不仅改善本国周边安全环境,而且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上升至“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得到全面拓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风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7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苏联,在既无国外敌人入侵又无国内人民造反的形势下发生剧变,直至解体。这其中有历史原因,即远因;但关键是现实原因,即近因。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直接原因是:改革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共产党的蜕化和变质,领袖们的背叛,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缺乏法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