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β/JNK通路在七氟烷诱发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IL-1β/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在七氟烷诱发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胎鼠的海马神经元,分别接种于96孔板(1×104个/ml,200 μl/孔)和6孔板(1×106个/ml,2 ml/孔)中,培养7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七氟烷组(S组)和IL-1受体拮抗剂组(I组)。C组常规培养,I组加入IL-1受体拮抗剂IL-1ra 1 μg/μl孵育30 min后,将S组和I组置于含2%七氟烷的培养箱中,37 ℃培养5 h。收集神经元,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IL-1受体Ⅰ型(IL-1RI)、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磷酸化JNK(p-JNK)、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和磷酸化人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S组神经元活力降低,程序性坏死率升高,IL-1β、IL-1RI、IL-1RAcP、p-JNK、RIP1、RIP3和p-MLKL表达上调(P

其他文献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2021年10月发布的《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涵盖筛查与早期治疗、感染、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支持治疗以及远期结局与照护目标等6大部分,共计93个条目。本文对该指南内容予以解读,并对相关争议予以梳理分析。该指南为脓毒症诊疗提供了较准确的方向和框架,也可能提供了一个督促全球脓毒症领域研究者深入开展个体化研究的契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