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融资助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 :水利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同时也暴露出资金来源规模不平衡、结构性缺口等问题,需要在继续发挥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建设主渠道的基础上,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进而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合力.文章在对近年来水利建设投资规模、结构和来源渠道等方面开展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多渠道拓展水利建设融资、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分析讨论,为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机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大坝建造发展历程,总结了大坝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梳理了大坝智能建造的关键问题与智能控制的关系,提出了大坝建造的智能控制理论,详细阐述了智能控制的概念、定义、特征、理论结构、要素,明确了“智能决策+自动控制”为智能控制的两大核心要素,构建了“自主感知与认知信息、智能组织规划与决策任务、自动控制执行机构完成目标”的大坝智能控制系统,并对其设计理念、组成要素、模块特征、应用层级进行了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智能控制理论为解决大坝建造过程中结构服役状态调控、全寿命周期安全性能评估、施工风险预测预警、
具有供水、发电等功能的水利设施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纳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行业范围内,针对这一最新情况,文章对首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进展及相关政策情况进行梳理,对水利项 目开展REITs试点工作的适用性和应当开展的必要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水利领域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具体建议.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产类型,当前普遍存在“重利用、轻保护”的现状,文章总结分析了宁夏引黄古灌区为促进灌溉工程遗产系统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而采取的制定遗产保护规划、出台遗产保护条例、编制遗产保护名录、建立遗产展示中心等政策和措施,以期为推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同志们:rn适应水利改革发展需要,经履行相关程序,今天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这是水利政策研究方面的一件大事.我对水利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黄河流域水文资料》第4卷第8册收录有泾河张家山水文站资料,考证其设立日期为1932年1月.经多方查阅档案、史料考证,1922-1924年,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在引泾工程设计期间曾成立“水队”,在现泾河张家山水文站测验河段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确认1922年10月22日为泾河张家山水文站设站日期,增长了该站建站时间.
构建国家水网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石,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相适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水网一经提出,便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尝试从国家水网提出的背景追本溯源,通过对比水网与交通运输网、能源网和通信网等其他基础设施网络的差距,并结合水网的理论与自身实践,探索研究了国家水网的定位与内涵,并就国家水网与水资源配置、水系连通的关系、国家水网与已有水利工程体系的关系、国家水网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构建国家水网的目的 与重要性.
修订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是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修订后的《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对水利工程供水定价及成本核算提出新要求,涉及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折旧目的 意义、相关政策及新规定下计提折旧的理解,从国家政策形势、工程运行管理需求、政策文件规定及典型工程案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加强沟通凝聚共识,争取有利于工程良性运行的政策规定;开展案例分析,摸清对水利工程供水定价的影响;细化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明确
将调水工程与储能工程有机结合,实现调水与储能双重功能,达到消纳清洁能源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是贯彻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一个可行选择.文章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调水储能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上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调水储能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建议.
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存量基础设施项 目通过公开募集基金的形式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工具,其在国内的成功上市为水利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新途径.文章针对水利行业可以探索进行基础设施REITs试点的领域以及如何开展试点工作提出初步思考和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规范管理,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的基本内涵、相关要素及监管流程,针对现阶段取水许可审批权限划分不够优化、取用水监督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调整取水许可审批权限、进一步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加强取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提升取水许可管理信息化水平等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