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台湾黑熊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捉熊,到大分


  『美秀,你有没有看到那坨熊粪便?是今天早上的,昨天傍晚我经过时还没看到。』巡山员林渊源指了指地上的一滩台湾黑熊的排遗物。
  1997年,黄美秀在台湾玉山公园大分山区的原始森林里追踪台湾黑熊,观察排遗也是研究的一项内容,不仅便于寻找熊的踪迹,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摸清它的食性。
  台湾黑熊的踪迹很难发现。过去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台湾海拔由低至高的森林地带,后来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猎捕,其分布范围日益缩减,仅局限于人为干扰较少的偏远山区或保护区。黄美秀曾从南至北走访了台湾许多自然保护区,在拉拉山保护区、出云山保护区与玉山国家公园西境的楠梓仙溪林道等地设置熊饵,但都未发现食饵记录。在访问花莲县卓溪乡的布农族部落时,经验丰富的原住民不约而同地说:“要捉熊,要到大分。那儿有许多青刚栎(台湾黑熊喜爱的食物)。”大分山区在玉山公园的深处,地理位置之偏,连猎人也不愿涉足。进入大分的唯一方式是徒步,穿越芒草覆盖的路面,走过日据时代岌岌可危的吊桥,跋山涉水至少三天,才算正式进入山林腹地。
  林渊源是这次追踪台湾黑熊行动的向导,他曾是布农族的猎人,因山野经验丰富而极受推崇,是一个“山林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林渊源年轻时曾猎到过两只熊,他熟悉兽路,看见林中细微的兽毛就知道是哪种动物。一次,在离地约30厘米的树干上见到一排泥土痕迹,依据树干附近留下的脚印,他判断说是山羌,甚至描绘出这只山羌在树上蹭身体的情景。
  黄美秀希望在大分能够“捕捉”到熊,观察记录熊的情况,并为其安装追踪器。林渊源说,只要给他一把麻醉枪,他就有办法捉到熊,然而,动物在被追赶时会跑得更快,它和追踪者的生命都可能遇到危险。
  最后,依据原住民对动物习性的了解,大家决定设置陷阱。在棱线附近、青刚栎林里、芒草原和树林交界处、溪流旁选一颗粗大的树干,在周围堆积树枝与木头,形成一个高过一米的斗状小室,饵食摆在最内侧的树干基部,熊落脚之处便是机关所在。这方法是黄美秀在美国从事美洲黑熊研究时学到的。
  陷阱设好,一等就是半个月。终于,一只台湾黑熊进入了黄美秀的视线。“它爬到陷阱旁的青刚栎树上,啃断比我手臂还粗的树干,如人啃甘蔗一样。它在宣泄不安与气愤。近百公斤的庞大身躯就这么搁置在看上去随时会断掉的小树枝上,或爬,或站,或倒立,四只脚灵活配合,弹性十足的脚掌肉垫稳固地贴在树干表面,展现了需要高度平衡感的花式爬树的专业功夫。”
  这是黄美秀捕捉纪录中最大的一只公熊,全长174厘米、重90公斤,估计年龄为6岁,上限9岁。除了安装无线电追踪颈圈,黄美秀他们也替它拓了巨大的石膏脚模。
  安好追踪器后,黄美秀便抱着接收器满山跑,开始了“逐熊而居的日子”。台湾山区地形复杂,常要走上十几公里才能测到讯号,加上无线电波在狭窄的山谷里会产生折射等复杂的作用,很容易误判。况且,人的速度比不上熊,好不容易接近熊所在的位置,它可能已经翻过另一个山头了。
  在漫长的寻找、等待、追踪中,黄美秀及其团队汇总出台湾黑熊的活动范围、路径变迁,长期采集的样本(排遗和毛发)也汇聚成点滴的数据,为台湾黑熊的种群分析提供资料。

原住民的禁忌


  大分地区是布农人世代生活的地方,在山中待得久了,黄美秀与许多原住民朋友打过交道。
  刚设陷阱时,黄美秀常常去看是否有捕捉到熊。原住民朋友对她说:“我们虽然没有捕捉过美国黑熊,但是台湾黑熊不能这样抓喔!因为熊是很聪明的动物,你每天看,留下人的味道,熊是不会来的啦!所以我们捕捉猎物,都是快一个月才来看一次。”但这对研究工作来说是行不通的。后来,综合原住民的经验,黄美秀将察看陷阱的时间改为一周一次。在不同理念的碰撞中,她与原住民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黄美秀走访过泰雅、太鲁阁、布农等原住民部落,从老猎人口中得知,台湾黑熊是许多台湾原住民的传统狩猎对象之一,却非主要目标,并且有许多禁忌,他们认为,熊的习性如人,杀害熊就如同杀人一般,会为猎杀者及其亲人招来厄运。如果违反禁忌打了熊,熊肉也不能带到家里,否则将诸事不顺。因此,很多人视打熊为不吉祥、或很麻烦的事。
  布农族祭祀中有射耳祭和小米播种祭,前者是狩猎,后者是农事。按照布农族的传统,从种植小米一直到小米结穗的这段时间不可以打熊,否则小米结穗之后会变黑,像烧焦了一样。
  布农族神话中还有熊与云豹的故事。云豹曾是台湾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目前已灭绝。如今台湾黑熊也仅剩200~600只,而要保证它们永续生存,其族群数量至少应有2000只。黄美秀在大分捕捉、安装追踪器的15只熊中,有8只是在猎人的陷阱中死里逃生的,不是断掌就是断趾,这让她至今不能释怀。

遛熊计划


  2005年,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乌石坑低海拔试验站对圈养的台湾黑熊进行配对,两只小熊出生。为了训练小熊野化,建立野放流程,黄美秀与保育中心启动了『遛熊计划』。
  遛熊计划中,研究人员模拟野外环境,观察熊在野外的状况。熊靠嗅觉认识世界,4个月的小熊就会在草丛中嗅来嗅去、啃食青草解馋了,悬钩子、山枇杷、森氏栎等也是它喜爱的食物。台湾黑熊并非只吃肉的“重口味”,而是标准的杂食性动物,在野外,它们80%以上的食物来自于植物。熊对蜂蜜也有着执着的热爱,作为一枚“甜食控”,一旦发现目标,它们会坚持不懈地挖掘。
  熊从小就学会储备食物,会将吃剩的食物掩埋起来。黄美秀发现了,小熊会将芒草或灌丛的枝条压折,做成窝巢(形似鸟巢)。她在野外追踪台湾黑熊时,曾在食物丰富的地点或是悬崖峭壁旁发现这种熊窝,外径80~150厘米,深约30厘米。这个行为很特殊,目前还未在其他熊科动物身上发现,其功能仍是个谜。
  在野外,台湾黑熊出没的地方时常有山羌、台湾野山羊、水鹿、山猪等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很可一观。在长期追踪中,黄美秀发现,被追踪的台湾黑熊近一半会跑到保护区之外,要有效地保护它们,需要加强保护区以外地区的保育经营管理,这样,不仅庇护了熊,更庇护了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
  关于人与熊,黄美秀听一个布农原住民说过一句温暖的话:“如果山上没有熊和山鹿, 心里会觉得很孤单,好像没有人住一样。”

Tips


  台湾黑熊
  台湾黑熊有两大关键分布区:北横公路以北(包括插天山自然保留区以及栖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之北半部);雪霸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玉山国家公园直到大武山自然保留区。其中,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为黑熊较为喜爱的栖息环境。
  台湾黑熊善于涉水及爬树,奋力奔跑时时速可达30至40公里,相当于轻型摩托车的速度。黄美秀追踪玉山国家公园的台湾黑熊时,发现黑熊的活动范围分布在24至117平方公里间(且此数值可能低估),大小远超过15000个足球场。
  更多台湾特有物种
  ■ 台湾野山羊
  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也是台湾特有的亚种,栖息在高山悬崖上,善于奔跑和跳跃。
  ■ 台湾蓝鹊
  尾羽很长,约占身体总长的三分之二,飞起来优雅漂亮。栖息于海拔150~2300米的阔叶树林和针阔叶混合树林中。
  ■ 台湾山羌
  分布遍及全岛,从平地到3700米的大山中,常能听见它们的叫声,嘹亮如犬吠。
其他文献
古语说,“不贤者识其小”,拘泥于小事的人眼界不开阔,够不上“贤明”的标准。不过按我观察,婴儿最感兴趣的恰恰是小件物品。一岁左右的小孩儿,对纤小、精致的东西简直有不可遏制的嗜欲,一见到就非要抓在手中把玩一番不可(接下去的动作,很可能是吞入嘴里)。哪怕是遇到了大件的玩具或食物,他们往往也会琢磨一下,找出一个易于把握的细小局部,再由此入手,开始一次全新的研究。就这一点看来,“从小处着眼”符合人的天性。 
拍攝人:陶羽  拍摄地点:瑞士,卢塞恩 拍摄时间:7月20日  INFO:Nikon D800,f/6.3,1/800s,ISO 100  瑞士的皮拉图斯山(Mount Pilatus)由数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峰组成,上山可乘坐缆车或“世界上最陡的登山列车”。这里没有少女峰那么出名,但是可以从山顶俯瞰琉森湖,有山有水,风景更佳。不过,湖面经常水汽弥漫,难得拍到一张清晰的照片。那天下午,我在山顶结
拍攝人:金钢狼摄影师  拍摄地点:新西兰,库克山区 拍摄时间:7月23日  INFO:Canon EOS 6D,f/4,45s,ISO 6400  7月,新西兰南岛的库克山区正处于最严寒的季节。塔斯曼湖是库克山区最大的湖泊,位于终年积雪的山峰之下,是延绵近10公里的Fox冰川的汇聚之处。为了能赶上一个好天气,我和同伴在15天里计划了三次对于库克山的深入徒步拍摄,前两次,因为积雪和连日阴雨,加大了翻
勐海  “勇敢者居住的地方”  随着“一带一路”概念逐渐走俏,带着各种地缘政治的“带”和“路”也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勐海,是一个被“带”和“路”划过的小城,已经如珠玉一般镶嵌在“茶马古道”上千百年,但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还是因为近年风生水起的普洱茶。我们走进勐海,就是为了寻访“普洱茶的老家”。    勐海,傣语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这个安静的边境小城位于云南最南端,居民以傣、哈尼、拉祜、布朗等少数
2017年6月,铂涛集团旗下的高端酒店品牌H12在上海的淮海中路推出其首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与生活方式酒店Paper feat. H12。淮海中路是上海中心城區原法租界内的标志性历史街区,该酒店位于将品质、概念、空间有机结合的成熟联合办公体——Paper Shanghai的第五层,拥有5间设计各具特色的客房及套房,12位全球及本土艺术家,对20世纪30年代建在弄堂中的仓库遗址进行了改造,融入H12源
冬牧  拍摄人:谢旭峰 / 拍摄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 / 拍摄时间:12月23日,14:31  INFO:尼康D3S,F8.0,1/2000秒,ISO 200  冬季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冰雪那达慕盛会,雪原雾凇,草原日出日落,都令旅行者欣喜。我最爱的是奔跑在林海雪原中的骏马,套马汉子挥舞手中的套马杆,在皑皑白雪之中,如同翱翔的雄鹰。佛寺乞讨者  拍摄人:潘晓春 / 拍摄地点:尼泊尔,加德满都猴庙
2017年8月17日,“中国·建德通航产业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暨建德(北京)通航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格兰云天大酒店举行,中航工业集团、中航材集团、中航文化等30家企业及国家部委单位、省、杭州市驻京办,北京浙江商会、杭州商会代表、专家学者、中央、省市级媒体等100余人参会。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国家低空空域发展前景问题以及促进低空旅游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与推进进行深入分析,聚焦低空旅游与航空运动市
2016年10月,希尔顿一年一度的全球服务月全面开启。为庆祝全球服务月活动,希尔顿南北区域办公室携手大理实力希尔顿酒店,与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山县大仓镇新胜小学熊家营分校合作开展志愿活动,带着1400余本图书及电脑、文具、文体用品、书包等来到美丽的大理。  10月20日清晨,满载着捐赠品和丰盛的午餐,希尔顿爱心团队来到海拔2800米的熊家营。午饭时间,大理实力希尔顿酒店的大厨特别为孩子们准备了
乡间有两位女士写信给我,想知道在复活节休假时,她们到伦敦来应该去哪些名胜古迹参观。我希望她们玩得很快乐。我希望她们喜欢地铁,去参观纪念塔时天气晴朗,到圣保罗大教堂的回音廊成功地彼此悄声谈话,还看到伦敦塔里的地牢,威斯敏斯特的权力所在地,然后带着大量欢乐的回忆返回家去。但是我可以向她们断言,有一处名胜她们看不到。她们看不到我。她们对休假的概念是游览伦敦。我对休假的概念是忘却有伦敦这么一个地方。   
每天都有几班客车往来于玻利维亚的科帕卡巴纳和秘鲁的普诺(Puno)之间,这一带的风貌与我的家乡云南有很多相似之处:高海拔、崎岖的山路、干燥的天气、强烈的紫外线。普诺的印第安人,从穿着、配饰到长相,与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无异,最妙的是,连街头的食物都差不多——炸洋芋、烤鸡心,多种味道的果汁很像是傣族饮品泡鲁达,烧烤摊的转角,还有一个类似中国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那种“镭射录像厅”。  普诺是一个说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