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ZigBee的实训室智能座位管理系统设计

来源 :电子测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学生查找实训室座位管理的不足,设计了基于ZigBee的智能座位管理系统.系统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使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终端节点的数据通过ZigBee模块发送至ZigBee协调器,然后通过芯片处理后通过APP方式供学生查询空座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式判断位置准确,可扩展性强,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联合纤维蛋白原对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骨折疑似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予以检测,比较不同方式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碱性磷酸酶联合纤维蛋白原对骨折的诊断敏感性为97.22%,特异性为96.67%,准确性为96.97%,漏诊率为2.78%,误诊率为3.33%,与单独碱性磷酸酶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存在数据差异(P<0.05).结论 碱性磷酸酶和纤维蛋白原联合,可准确诊断骨折.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室器械消毒质量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腹腔镜手术室待消毒器械360件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180件(行常规消毒)和研究组180件(基于常规消毒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消毒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器械损毁及特殊器械细小部件缺失等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高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器械缺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室器械消毒质量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人
本文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智能取暖系统.通过在Keil Vision5环境下编程,利用野火STM32开发板实现的功能为:当温度低于25℃时,启动加热系统;当温度高于28℃时,停止加热;通过液晶屏显示器显示当前温度和湿度信息.该系统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目的:分析研究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3C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目的在为后续器械管理提供相应参考资料.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总计400件手术器械,在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选择200件手术器械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选择200件手术器械,实施3C优质管理作为实验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灭菌有效率.结果: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得知,实施3C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在灭菌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伴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极早产患儿给予吸入一氧化氮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治疗,同期观察组患儿则联合应用INO治疗.结果: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天数以及氧疗时间等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前2组MAP、OI值对比P>0.05,治疗48h后MAP、OI值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NICU内的RDS并PPHN极早产儿通过给予吸入INO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人体运动检测的毫米波微多普勒雷达,介绍了微多普勒特征的信号处理流程,提出了雷达系统验证实验方案,并对人体相对于雷达系统运动的雷达信号进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COPD护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实施运动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新生儿颅脑疾病主要包含了脑积水、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等新生儿群体中,如若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较高,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在此类疾病的诊断中,超声、MRI等是常见诊断技术,尤其是颅脑超声,凭借无辐射、无创、可反复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鉴别中,进一步促进了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可为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围绕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对于缓解产妇的焦虑感和提高其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科护理新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7.78%>57.41%,x2=5.11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85%<14.81%,x2=4.364)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04±2.63)分<(45.17±2.98)分,
伴随着智慧化城市的浪潮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慧型产品涌向市场.针对城市路口照明不良的现状,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款城市路口灯光互联系统,通过灯光互联系统提高了路口照明的照度及其均匀度,从而达到增加夜间行车时路面亮度,进而加强出行安全性的目的.希望本系统的应用能够为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一份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