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1991~1994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与分析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北京市东城区24个保健稃1991~1994年5岁以下儿童生奇监测结果,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尚未形成稳定下降趋势,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其它先天异常、先天心脏病、肺炎;分析了影响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及今后保健工作应加强的方面。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对青岛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社会学特征、婚姻状况、婚前性生活、避孕和妊娠情况、生育状况、性知识教育和需求情况、婚后避孕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市流动人口除一般特征外,具有省内流入为主、联姻范围窄的特点。在已婚流动妇女中,婚龄与年龄呈正相关.婚龄差与年龄呈负相关。这与常住人口的调查结果不同。从总体看,这一人群性观念逐步开放,但性知识缺乏,妇女自我保护意识极其薄弱。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女性就业状况在形成新格局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广西女性就业所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针对广西女性就业在存的结构不合理、就业者文化素质低、就业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小康生活与人口控制的依存关系,根据小康生活的量化标准,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较详细地分析了四川全省及城市、农村到1995年底时小康生活的实现程度,阐明了四川省实施小康工程的现状和差距,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了四川省小康生活的实现条件、发展要求以及小康工程的实施所面临的难点,提出了“九五”期间四川实现小康生活必须继续加强人口控制的对策。
唐山市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即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利用“龙型经济”的网络带动家庭经济发展,并创造性地开辟了“发展型管理”之路,使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与计划生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和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近些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运用500多个贫困县的有关资料,对出生性别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并没表现异常;出生性别比的升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下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发展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复杂的、间接的、多重的。
本文论述了移民效益评估的理论框架、体系及评估方法,并结合中国贫困地区开发性扶贫移民投资效果的实际及检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移民经济效果、生态效应、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及移民综合效益的评估方法。
期刊
本文从合理的年龄结构、适度的人口总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普遍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最佳时机是在21世纪六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