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30年来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根据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可以将30年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全面恢复和加紧建设阶段(1978年~1988年)
  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下,1977年10月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得以恢复,这是教育领域开始拨乱反正、全面恢复的重要标志,这一重大举措对高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改革开放事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高校办学走上正轨,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恢复高考制度后,一批高校先后恢复、迁回和新设;组织机构、领导体制和各级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和理顺,教学、科研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相继整顿和恢复。为增强大学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需求,197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北京地区高校,兴办36所大学分校,当年就招收了大学生1.6万人。恢复高考招生的第一年,有近180所院校在北京招生,计划招生8,947人,实际录取近9,690人;北京普通高校在全国计划招生12,232人,实际录取达13,344人。到1987年,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14,086人,10年内在校生规模翻了近一番。
  研究生教育全面恢复,学科建设成绩斐然。1978年初开始,北京地区高校开始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到1988年,国家批准的三批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中,北京地区分别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2所高校,634种学科专业,硕士专业点884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4所高校,399种学科专业,658个博士专业点。在1987年至1989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选中,北京共有17所高校138个学科被评为第一批重点学科,占全国的33%;8所高校的18个实验室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31%。
  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为因“文化大革命”而耽误的一代人进行学历补偿,成人高等教育迅速恢复。1979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复校工作全面启动;1981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发布,我市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纷纷成立。至1985年,北京地区已建立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干部学院、职工大学、教育学院以及独立的函授学院共90所,在校生近5万名。在此期间,普通高校也积极举办函授、夜大学教育,将高等教育辐射到全国各地。1980年,我市率先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并于次年开考,以更为方便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市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热情高涨,先后举办了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成为我市高等教育有益的补充。
  启动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对外开放。1985年5月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市委、市政府召开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研究制定“七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启动了招生就业制度、内部管理体制、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投入体制和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改革探索。1978年至90年代初,有30多所高校每年都接收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长期留学生和3,000多名各类短期留学生。与此同时,国际学术交流与教学科研合作不断扩大,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
  加快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主管部门克服财政资金紧张的困难,努力增加经费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1986年~1989年,北京地区高校首次开展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首批获得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北京市也建立了教师职责及考核、奖励制度。
  2.稳步发展和加快改革阶段(1989年~1998年)
  经历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时期,在办学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集中精力抓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北京高校迅速恢复安定团结的局面。
  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正式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此之前,国家教委召开了建国以来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并由国务院批转下发。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北京高等教育领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一是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到1998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21.3万人;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22.75万人。与1988年相比,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增长了46.76 %,年均增长4 %;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增长了63.8%,年均增长5% 。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1998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在校生达到5.06万人,是1988年的3倍。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到“八五”末期,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在全国率先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二是对市属高校布局进行调整。经国家教委同意,北京市对包括大学分校在内的市属高校布局进行调整。调整后,市属高校总数为12所,同时建立了一批面向郊区农村培养人才的农村分校,学校布点和办学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三是对一批高校进行重点建设。“九五”期间,共有19所北京高校进入“211工程”。“211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争取了国家和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高校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校普遍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精简机构、人员聘任、收入分配等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活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有效减轻了学校办社会的负担,后勤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改变了毕业生由国家统分统包就业的状况,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合理流动。
  3.加快发展和提升质量阶段(1999年~2008年)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层次结构不断改善。从1999年到2007年,北京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从7.84 万人增加到15.62万人,年均增速12.4 %;在校生规模从23.4万人增加到56.79万人,年增速17.8%。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以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为标志,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大幅度增加。从1999年到2007年,市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预算内投入由11亿元增加到71.12亿元,增长6.47倍;生均教育事业费由10,967元增加到21,431元,增长95.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健全。高校在校园建设、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宿舍、仪器实验设备、图书等方面的条件大大改善。
  加大对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启动“质量工程”、“创新工程”和“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加强课堂教学环节,开展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专任教师比例逐步提高,教师结构明显改善,教师素质显著增强。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与首都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加大对首都高等教育的统筹力度,加大对共建中央高校的投入。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评选建设市级重点学科。加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高校科研条件明显改善。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展高校与区县的合作,促进高校为首都发展作贡献。
  高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1998年,先后有17所中央高校划转北京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2007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总数为83所,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为36所,市属高校为37所,民办高校10所,另有独立学院5所。
  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全力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以2004年全市教育大会为标志,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首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规划,推进市属高校明确办学定位,落实办学规划,首都高等教育进入了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
  
  二、30年来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绩
  
  1.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高校总量增加,办学层次类型得到调整。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部分普通高校合并调整的同时,为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新设置了一批高等职业学院,成为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培养能力明显增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7年,北京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56.79万人,研究生18.74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50万人,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生35.80万人。30年来,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41万人,研究生35万人,成人高校毕业生137万人,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进修培训和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等形式培养了大批人才,满足了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提高。北京市高考录取率近些年来一直稳定在75%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接近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首都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6,700人左右,每10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接近最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高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高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各高校办学条件极其紧张,校舍简陋,教学设备短缺。30年来,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深挖潜力,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截至2006年,首都高校占地面积4,007.7万平方米,学校产权建筑面积2,859.4万平方米;拥有图书6,806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16.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40.2亿元。2005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生均占地面积53平方米/人,校舍建筑面积38平方米/人,固定资产6.41万元/人,教科仪器1.62万元/人、图书95册/人,每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为28台。市属34所高校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
  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师资培训体系,加大了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迅速摆脱了师资力量整体薄弱的不利局面。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推进“人才强教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骨干教师。实施首都高校卓越人才成长计划、高校百名教师留学派出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大力加强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快了师德建设的步伐,建立了人民教师奖等表彰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学科专业和课程、教材建设不断加强。通过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了专业结构。近几年来,积极开展北京市示范专业建设,结合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高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和紧缺专业。通过启动市属市管高校专业建设与调整“4211工程”,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首都高校学科专业体系,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建设91个市级品牌专业。初步形成了国家级、市级、校级三个层次的教材建设管理体系,与高校学科和课程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强化研究性学习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目前,经评审认定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4个,20个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行以学分制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先后组建了由16所高校参加的3个“教学共同体”,促进了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和完善北京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质量年报制度的方式全面反映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情况。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为重要抓手,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
  3.高校科技创新成绩显著,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不断提高
  高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北京市248重大工程”、“三重工程”、“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北京普通高校110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实施了“首都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下大力气推进北京高校科技创新。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绩显著,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高校科研条件大大改善,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不断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07年,北京高校共有2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占全国高校的23%,共有8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47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占全国高校的23%和18%。共有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0个,占全国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27%;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6个,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总数的29%;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个,占全国总数的14%。全国33%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在北京高校。
  高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从国家研究项目来看,28%的“863计划”项目、33%的“973计划”项目,24%的科技攻关计划由北京高校承担。2007年,北京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7项,占全国高校获奖总数的25.6%。截至2007年底,累计有北京大学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研究、清华大学的中国高速互联试验网研究等29个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北京高校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1,776篇,占全国高校的18%左右;从1984年至2007年,北京高校累计获专利授权9,936项,占全国高校的比例保持在12%-22%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突出,至2007年底,承担国家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86,056项,占全国高校的10%左右,出版专著22,922部,占全国高校的16%以上;发表论文250,701篇,占全国高校的9%以上;成果数量和质量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显著提高。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首都高校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主动增强适应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加快。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产品,推动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北京市将划归地方管理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予以支持,逐渐加大对首都高等教育的统筹力度,积极支持共建高校的发展。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引导高校依法自主办学,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推行岗位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了以岗位津贴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不断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不断探索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办法,校务公开、社会公示等制度逐步引入和推广,教代会、职代会、教授委员会等在高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挥,符合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正在形成。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北京市坚持不懈地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适应北京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新城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步形成了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一心、三区”的首都高校新的空间布局的发展思路。按照“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及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首都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办学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依法办学、依法管理、规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通过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了招生宏观调控机制,实行了春秋两季高考试点,推进“3 X”高考改革,实行了网上录取。
  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加快。通过扩大宣传、设立留学生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北京已成为亚太地区较具吸引力的高等教育中心之一。2007年,有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在北京76所高校学习,生源国家比改革开放初期明显增多,接收数量增加了近10倍。以孔子学院为龙头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蓬勃发展,目前已有13所大学和4所中学承办了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5.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教育民生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高校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党委坚持不懈地以改革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制定实施《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和《关于北京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创新方向,逐步建立健全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指导机制、条件保障机制、激励创新机制、检查评估机制和党建研究机制。北京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北京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保稳定、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建设等8大工程,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6个基础,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和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评估检查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新的明显进展。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有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直接服务于赛事,2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承担城市志愿服务。他们的精神风貌、文明素质和服务质量受到国际国内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
  始终高度重视高校稳定在首都稳定及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加强领导和指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确保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的体制机制和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排查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努力提高维稳应急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
  高等教育民生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从改革人民助学金制度,实行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开始,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完善“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投入专项资金,保持高校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稳定,补贴高校公共服务。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近些年来首都高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均在90%以上。努力推进教职工住宅和大学生公寓建设。
  
  三、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确实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首都高等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的结果。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有几个基本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1.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30年来,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始终坚持全力维护高校稳定;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3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确立并进一步完善,北京高校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为首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2.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30年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不断探索和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才能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在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坚持把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作为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调整学校的功能定位,处理好内涵与外延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
  3.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首都发展紧密结合
  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自身价值的根本体现。首都高等教育作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在首都办学的优势,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首都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职能,主动适应首都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和学习之都、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不断拓展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4.坚持育人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首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的基本育人理念。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重视和加强大学体育美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30年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过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首都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推进教育教学各方面改革,才能不断以思想的新解放,带动改革的新突破、工作的新跨越,不断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6.坚持依法治校,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坚持依法治校、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学是实践中最宝贵的经验之一。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依法自主办学,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为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功的根本所在,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有力地推动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当前,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将进入一个以“创新”为引擎来带动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对首都高等教育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要求更加凸显。首都高等教育自身也进入了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促进科技创新的任务更为紧迫。首都高等教育战线必须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市十次党代会的要求,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责任编辑:包和春]
  
  图片新闻:
  
  2008年10月17日,“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北方工业大学召开。业内相关领导、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其他文献
二十多岁时,我在县委宣传部做新闻干事,一天,县委书记将我喊到办公室,意思是要我去县委办给他当秘书。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走仕途的大好捷径,但我却拒绝了,因为我当时已经有去市报当副刊编辑的意向,相比较而言,我觉得那更有意思。当天晚上,我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他脸上是一种天塌下来的表情。为了这,我父亲一直为我遗憾,每年春节回家,我父亲就不满地说,当初你要是到县委办去了,最不济也能混个局长吧,一步走岔了,我们老余
记者: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自1964年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流互访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中法关系总体上迈入了成熟稳定期。您如何评价中法建交48年来的双边关系发展?  科贝:法中双边关系不仅体现在经贸方面,还体现在情感方面。我们的友谊悠久而深厚,因为正如你所言,早在1964年1月,戴高乐将军就已经是第一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元首了。  1997年,雅克希拉克希望我们两国之间的
回头仔细想想,关于父亲这个话题我已经说了太多。在我的许多作品里,他要么是主角,要么是配角,直到在《天台上的父亲》里,他从天台上“如一只笨鸟般从上面飞了下来”。我以为可以做一个了结了。   其实没有,关于父亲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他总是不经意间像一个漂浮者,不远不近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让我欲罢不能。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也许那梦想如风中之烛,捧在手心里小心地呵护着还难以为继。但惟其卑微,那光
一、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观引关注  5月20—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共商维护亚洲安全之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一全新的亚洲安全观最终被写入了会议文
全国已经有304 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金融学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北京联合大学,能够在众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中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疑是正确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金融学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案例分析、模拟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二是以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属于“纸上谈兵”,不能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第二种模式常因实习单位难以落实而无法实现
春去夏犹清,惠风抚乌伤。2014年5月27—28日,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在绿意盎然的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主持开幕式,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苏丹副总统哈赛卜·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赫曼、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副议长萨德克·雅库
刘淇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北京市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5,000美元~7,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进入发达经济圈的准备阶段,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志线。在这一阶段,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是进入发达经济圈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而对于一个国家或地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统一部署,今年3月~8月,北京市属27所高校(含直属单位)参加了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完成了3个阶段的各项任务。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效果如何?有哪些成效和经验々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建进行了专访。  记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覆盖各行各业和各个系统。高校本身有鲜明的特色,请问市委教育
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展示中国国旗和中国标识,彰显中国自信!(新华社图片)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共产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创造了连续执政72年的历史。虽然在14亿多中国公民中仅有近7%的人是中共党员,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
本刊讯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承办的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成果报告会近日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北京市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锡章主持了会议,在京各高校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项目是北京市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组织申请立项,由北京市15所高校的20余位教师历时4年完成的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