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来源 :当代亚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的发展,教育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改革措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
其他文献
<正> 目前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对钢铁产品需求旺盛,但这些国家的钢铁工业则相对落后,钢铁生产不能满足需要。该地区的马
<正> 1993、1994年出版的部分图书目录世界经济与亚洲“四小龙”/余仁编,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12/P744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谷源洋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研究/刘中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4亚洲经济的第三次浪潮/陈鸿斌、朱心坤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3.10/P311
<正> 年初以来越南国家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适应市场机制转化的需要。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调控金融政策,稳定货币的购买力,控制通货膨胀。估计1994年头6个月全国银行系统已提供了全年开支所需要总量的一半。与年初相比资金增长22%,发放贷款增长24%,而贷款走向主要是农业、工业、出口、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信贷倾向经营日见成效的非国营经济成分,其在信贷总数中的比例从1993年的28%上升到40%。
<正> 谢谢诸位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说。我被邀请要讲的两个题目是: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澳中关系。这些题目对即将成立的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来说是密切相关的,也是它的工作中心。我想先谈谈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 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 澳大利亚将致力于加强与亚洲的关系,这也是由于形势所迫。包括北美在内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占世界贸易的40%,占世界产出的50%。作为这一地区发动机的东亚,它施展才能的舞台已经搭好,将成为世界经济生活的中心。
<正> 由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和中联部共同召集的北京地区东南亚问题座谈会1994年第一次会议于6月28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联部、外交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新华社、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等十几个单位的40余名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一、东盟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的政策动向;二、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发展前景。与会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的集团化组织,其地位及作用不断地
通过国际关系中西西矛盾、东西矛盾、南北矛盾以及亚太地区内部诸矛盾演变的分析,论证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斗争的主战场。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于1994年6月23日在京宣告成立。为此,我院举行了招待会。 招待会由研究中心副主任、社科院外事局副局长李明德主持。社科院副院长王忍之出席并致词。他说:“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是为加强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南太平洋国家的研究而成立的院级机构,其宗旨是通过中心的活动,协调、组织我院各所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社会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中心的活动,加强我们与该地区的学术交流。”随
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的变化;俄亚洲安全战略中的周边国家政策和恢复实力地位的努力;其世界影响的估计和我国应采取的对应方针。
为了配合现代化进程,新加坡政府多年来在高等教育的目标、办学规模、投资和师资培养方面坚持精心指导,不断推出改革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