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选用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治疗Ⅱ型糖尿病,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其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Ⅱ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抽提患者新鲜粪便DNA,进行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和组间菌群丰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Ⅱ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得到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从3.56±0.86降为2.98±0.68,观察组由3.68±0.93降为2.4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甘油三酯和VLDL1-甘油三酯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细菌菌属丰度不同,其中拟杆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变形菌菌属丰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脂质代谢,空腹血糖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合并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决策树模型.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行病灶清除术的脊柱结核病患者98例,其中术后手术部位感染10例,作为感染组,其余88例术后未发生感染者作为非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8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10(MTB Hsp10)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采集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标本,培养鉴定感染的致病菌种类;收集脊柱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 观察干扰羽化激素对白纹伊蚊C6/36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白纹伊蚊羽化激素基因设计RNAi干扰序列(EH-siRNA),转染白纹伊蚊C6/36细胞48 h后,用qRT-PCR检测细胞EH基因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结果 EH-siRNA干扰后,白纹伊蚊C6/36细胞EH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26.7%(P<0.05);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磷酸甘油变位酶和烯醇酶基因的转录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58.6%、55.4%和46.2%(均P<0.05),柠檬
目的 探讨发生皮损的寻常性痤疮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炎症因子和免疫水平,以及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281例,参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分为轻度组(1~18分,52例)、中度组(19~30分,103例)、重度组(31~38分,74例)和超重度组(>39分,52例).采集患者皮损处标本,厌氧罐法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及鉴定;采集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耿马县登革热(DF)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当地DF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耿马县住院的DF患者急性期血清,采用BHK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DEN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DENV血清型;收集D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xcel 2017和SPSS 20.0分析DF流行病学基本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等.结果 检测140例DF患者的DENV血清型,其中33例为DENV-1型,43例DENV-2型,64例DENV-3型.3种DENV血清型感染患者临床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早期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卒中早期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肠道菌群正常的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使用全肠外营养、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情况,以及内毒素水平、白细胞计数、基础病史等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失调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血管活性药物、全肠外营养、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及内毒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白细
目的 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当地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登革热患者650例的个案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RNA,确定DENV血清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不同DENV血清型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650例登革热患者中,共检测出DENV-1、DENV-2、DENV-3 3种DENV血清型481例,其中279例DENV-1(58.0%),107例 DENV-2(22.
目的 探讨弓形虫ROP12核酸疫苗对小鼠弓形虫感染度的影响.方法 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ROP1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登录号为DQ096559)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 片段ROP1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VAX1-ROP12,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小鼠随机分为pVAX1-ROP12组、pVAX1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相应接种物(空白对照不作处理)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2周后各组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
研究表明多种原虫和蠕虫感染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特别是影响心肌和心包的功能.寄生虫如克氏锥虫、布氏锥虫、弓形虫和旋毛虫等感染后可寄生于心肌内,或在移行过程中经过心腔,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继而引发心肌炎或心肌病.溶组织内阿米巴、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常可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积液、急性心包炎、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猪囊尾蚴(猪带绦虫的幼虫阶段)可寄生于心肌、心包和心内膜,引起心肌肉芽肿和纤维化.淋巴丝虫和曼氏血吸虫可以引起热带心肌内膜纤维变性,或肺动脉高压而最终导致肺心病.犬弓首线虫的幼虫可
目的 探讨EgM123重组蛋白抗血清对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集新鲜活力强的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培养48 h,经1%亚甲基蓝染色计数,原头蚴存活率>90%,将原头蚴按150~200枚/孔加入24孔板.实验分三组:实验组pET41b-EgM123抗血清组和pET28a-EgM123抗血清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设有50、100、200μl 3个不同剂量.按分组加入不同血清,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6 d,期间定时观察原头蚴存活情况,计算原头蚴死亡率.结果 体外培养3d,对照组的
异尖线虫病也称为鲱鱼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主要因食用了未经加工或未煮熟的含有异尖属线虫Ⅲ期幼虫的海产品而感染.由于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存在生食海鱼的现象,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本文主要从异尖线虫的病原学与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预防治疗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异尖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增加对异尖线虫病的了解,减少异尖线虫病的发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