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长三角地区时空一体、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生态服务功能相互关联,做好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2021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提出要统筹构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指明了实践方向。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起点上不断把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特色亮点
  近年来,沪苏浙皖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新方式、拓展合作新领域、开辟合作新路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聚焦水气环境治理重点领域。2019年,在苏州盛泽—嘉兴王江泾联合河长制成功运作的基础上,沪苏浙一市两省通过了《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规则》,建立了太湖流域的跨界联合河湖长制;苏皖两省的溧水、高淳、当涂和博望三区一县签署了《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同时,长三角地区不断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协同执法,联合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评估,加强区域应急联动。
  创新生态补偿与环境信用机制。长三角地区持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探索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洪泽湖流域、滁河流域、沱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实施绿色信贷约束,将环保处罚信息上传“信用长三角”平台,助力银行部门开展绿色信贷预警分析。
  打造一体化示范区共保联治样板。2019年,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承担区域协调机制的试验示范任务。2020年,示范区建立了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出台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为跨界地区长期联合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探索了路径和提供了示范。
  构建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体系的关键思路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并非在技术上无法实现,而是受制于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其关键在于推动六个方面的协同,形成集科学研究、功能管控、标准制定、环境监管、修复治理、协调机制于一体的全链条式综合管理模式。
  指标内容协同,是指既对流域内不同地区制定统一可比对的环境管理目标,也对特定地区制定差异化指标内容。在跨界河段的环境指标上,下游往往对上游提出较高指标要求,定得过高,浪费了可发展容量,对上游地区形成不必要的约束;定得过低,对下游的环境有影响。指标内容的协同,涉及跨界各方的利益问题,需要上下游双方站在科学公正角度,充分协商来化解利益矛盾。
  底线标准协同,是指环境标准高低要和流域内不同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水平协同。环境标准过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过高则超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环境要求,增加了环境治理成本。底线标准协同就是要根据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功能要求来商定合适的标准,如对生态型功能区域应适当提高环境标准,对开发型功能区域不应提出过高环境标准。
  空间功能协同,是指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空间开发联系起来,实现空间开发与环境约束的协同。长三角目前城镇开发空间、农业农村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的配置,总体上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但仍有局部地区布局不合理,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而,需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管控,推动源头治理,优化产业布局。
  跨界区域协同,是指按照分工协作、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思路,形成跨界环境污染联合治理机制。跨界区域协同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水陆域、城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治理,推动重要跨界生态区域联动保护和重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环境监管协同,是指建立完善流域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实现数据监测可实时、可比对、可共享。环境监管协同不仅需要建立跨域生态环境协同监测工作机制,如联合河长制,共同规范监测规程、管理流程和处置办法,还需要建立环境风险预警应急监测机制,提升跨域环境风险综合研判和处置能力。
  多元主体协同,是指充分协同各类行动主体来应对复杂的环境治理问题。多元主体协同既包含不同层级和同层级政府間的协同和跨部门协同,也包含政府与公众、企业、技术联盟、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治理主体的协同,特别是技术联盟作为决策咨询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战略举措
  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扎实做好重点工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完善太湖流域治理协调机制,形成协同治水管水合力。太湖是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明珠,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提升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作。要依照流域一体化和要素协同的思路,推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四水”统筹治理,推动传统水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转变,严格入湖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双管控。从沪苏浙共同利用水资源的现实需求出发,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环境一体化协同善治体系,完善水资源分配机制,探索受益补偿和污染赔偿的流域生态补偿双向机制。推广太湖流域水治理协调机制经验,将其应用到大气污染、固废危废污染、区域碳排放等领域。在淮河流域、钱塘江流域等跨界流域和洪泽湖、高邮湖、石臼湖等边界湖泊,探索建立跨界联合河湖长制和湖泊—流域治理协调机制。
  强化绿色环保领域技术攻关,建立重大技术联动与共享机制。科学研究绿色环保领域的重点和关键技术,推动湖泊—流域复杂系统认识和模拟、区域/流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评估、人与自然耦合协调机制等基础研究形成重大突破,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湖泊草型生态系统培育、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创新。支持长三角建设世界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绿色化转型。推动科学技术研究集成和学科联动,选取不同典型地理单元开展绿色环保技术的集成创新。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建立生态资产价值化的生态经济体系,打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长三角在环境技术、产品、产业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长三角地区对健康产品、健康环境的增长需求,加快形成生态产业化和生态经济化,大力发展以自然农法生态农业、高品质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经济。推动不同开发强度的城镇、乡村和生态空间进行分类治理,城镇空间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控源截污基础上,以“生态+”促进城镇空间及用地增值;乡村空间应倡导自然农法种植技术,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化,生态空间注重保护生态多样性,涵养水源,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保障生态优势长期持续和稳定提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秋香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引导者和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教学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将教学本质融化到有趣的教学形式上。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应该是班级里的一员。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如何,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同时,班级管理的好坏将对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具有关键作用,这不仅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和艺术。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知识,但是往往在解题时表现出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甚至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结果的偏差。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需要从幼儿做起,小学英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的途径,并找到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提高他们英语知识学习的效果,改善课堂教学的弊端,保证后续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根据中央巡视组有关巡视整改要求,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部决定开展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提高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探索规律,获取新知的能力”。
历史教学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让学生对自身国家及世界历史进程有一定了解和感悟。初中阶段正式引入历史这门学科,是看重初中学生正是树立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以后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宽更广。
近年来,无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项工程”,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大行动”,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一是基础更牢固。健全完善“抓管带”体系,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一核三化”行动,1198个村(社区)全部顺利完成换届,办好乡村振兴大学堂、小巷“治”慧大讲堂,持续推进“办好开门一件事、绘好开局一张图”活动,项目化推进为民办实事。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海安市始终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三步、四级、八争”推动海安奋进现代化、跑赢新赛程。  以“三步”学习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
日前,在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一组灌河口卫星监测对比照片。2017年的照片显示,红褐色的灌河水冲击青黄色的海域,混杂成黑黄色的“大喇叭”;而在2021年的照片中,“大喇叭”已经不见,黄色河水与绿色海水交融,灌河口恢复了自然面貌。“大喇叭”消失的背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化工园区整治“风暴”。几年整治,灌河口化工园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工园区下一步又该如何走?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们走访调研了“两灌”化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