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贴方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11 ~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 发现:①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②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③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④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承载力测度指标,并对70个大中城市进行测度,科学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面临的空间治理情境,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双重目标共同实现的治理策略.结果发现:我国大中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口承载力差异较大,极化特征明显,空间分异显著,影响着以城市为核心和动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最后提出,建立一体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推进城市群内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协调,探索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承载的空间发展路径.
基于2003~2018年我国362个地区的风险投资数据,研究我国风险投资分布的时空格局.结果显示:(1)2003~2018年全国风险投资规模快速扩张,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不到0.1%增加到2018年的2%左右,风险投资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2)风险投资大量积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重点城镇化地区,重心呈现向西移动再向东移动的趋势.(3)风险投资事件数和金额数的基尼系数均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两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均相对较高,区域差异十分显著.(4)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
以2007~2018年我国296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在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共同作用下,供应商集中度对采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 发现:供应商集中度确实抑制了采购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在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下,供应商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正向调节作用只在议价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发挥作用,机制检验说明融资约束成为供应商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的部分中介变量.
以新冠疫情为研究背景,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行业差异及区域疫情程度对企业慈善捐赠时间和捐赠水平的影响,及企业冗余资源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与疫情紧密联系的医药、医疗和公共卫生等行业企业捐赠时间显著早于其他行业企业,慈善捐赠水平高于其他行业中的企业;处于疫情程度严重区域的企业,其慈善捐赠时间和捐赠水平显著低于疫情程度轻微的区域内企业,而这种影响受到企业冗余资源的调节.当企业拥有较多冗余资源时,区域疫情程度对慈善捐赠的负向影响将显著减弱.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000 ~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将沿线国家按地域进行分组,并运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系统GMM方法进行分组检验.结果 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贸易有益论”,贸易开放最终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EKC曲线呈“N”型,即经济增长最终会污染环境;能源结构及工业化水平等因素会导致沿线国家碳排放加剧,不过,技术进步会有效减少碳排放.
基于2004~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加强我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对上市公司创新“量”和“质”的影响效果.结果 发现:①省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数量,主要体现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②2008年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对国有企业创新数量激励效果尤为显著;将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划分为不同梯队后发现,不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效果差异较大.③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对上市公司创新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
利用2004~2016年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资本错配的中介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该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城市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对城市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自贸区设立通过资本错配的矫正效应实现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利用生态链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过程进行生态化重构,将其分为同化、生长和利用3个阶段,将3个阶段的效率乘积视为1个生态层级的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2008~ 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3个阶段和整体的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结果 发现:7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高于自然生态效率,各产业因特点不同差异性较大.创新效率提升过程中,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技术进步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于自恋的代理模型和性别角色理论,考察了员工自恋与角色外行为(即建言行为和人际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感知到的影响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效果.通过对某企业的员工和领导进行多时间点、多数据来源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员工自恋与感知到的影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感知到的影响在员工自恋与角色外行为(建言行为和人际公民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员工自恋与感知到的影响间的关系,即对于男性而言,员工自恋与感知到的影响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反之更弱.最后,性别调节了感知到的影响在员工自恋与建言行为、人际公民行为之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主要考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耗竭和正念思维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243份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均对员工知识隐藏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情绪耗竭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但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正念对挑战性压力源与情绪耗竭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但对阻碍性压力源与情绪耗竭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