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水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喝的水不干净,村里人從小牙齿就都是黄色的。现在喝的水干净了,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牙齿会变黄了。”山西省襄汾县北柴村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与中国大多数的农村不同,原来北柴村村民们的牙齿大多泛黄,究其原因是饮用水里的氟含量过高。
  专家介绍说,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水,可使8至12岁的儿童牙齿变黄,且随着年龄增长,氟在体内积聚,人们易患上氟骨病,引起骨质异常致密、硬化,乃至骨骼变形。北柴村村民们的牙齿发黄就是山西地方性氟中毒的典型例子。
  “汾河两岸是山西地方性氟中毒的高发区。”山西省地方病研究所书记贾清珍说,不仅是氟中毒,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山西许多县乡富集氟、碘、砷等元素,成为一些地方病高发区。据介绍,山西是全国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省份,地球化学性相关的5种地方病在山西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防治地方病,山西将其作为重大民生事项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常抓不懈。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山西省委防治地方病领导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全党重视、全民动员、防治地病、造福三晋”的号召,并开展了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在全国第一个开展了全省地方病普查,第一个出台了省级地方病防治条例,第一个实现全民食盐加碘,第一个设立省级财政地方病防治专项经费。进入新世纪,山西将地方病防治工作摆在“兴晋富民”的重要战略位置来抓,近年来又将其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累计投入经费1.1亿元。
  省里重视,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1992年至今,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了饮水型氟砷中毒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趋势,为持续推动病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与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只有让群众改喝好水,才能根治这些地方病。大范围地寻找优质水源地、修建集中供水站、铺设供水管道,推广实施多村联片改水工程,是山西防治地方病工作的创新性举措。这一做法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并向全国推广。投资2600多万元兴建的襄汾县晋襄供水站是当地水利工作者在几十里外的吕梁山脚下找到的新的水源,通过供水站将优质泉水送到了附近50多个村子。这个供水站的远程控制系统显示,水中含氟量低于1.0毫克每升,完全达标。
  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经多年努力,山西对这5种地方病均达到国家消除或有效控制标准。其中,受饮水型氟中毒威胁的4022个村庄的452万人,到“十二五”末,病区村改水率达到98.7%,改水工程能正常运行且水氟含量合格的村2838个,受益人口337.6万人;受饮水型砷中毒威胁的157个村的23.8万人,到“十二五”末,病区村改水率达到94.27%,改水工程能正常运行且水砷含量合格的村115个,受益人口数13.8万人。2010年以来,山西全省再无新发砷中毒患者。
  除加强改水、源头预防外,山西还特别重视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力,结合地方病防治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在做好治理、预防的同时,山西还加大对已有患者的救治救助力度。在氟骨症患者治疗方面,山西曾为重度氟骨症患者提供免费药物对症治疗。在大骨节病、克山病治疗方面,山西将大骨节病病人的免费治疗期限由国家要求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克山病由6个月延长到了12个月,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正在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措施做好饮水型氟砷中毒防治工作。规划投资50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007处,巩固提升52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标准。同时,加大现症病人的救助与帮扶力度,特别是对重度氟骨症患者开展综合帮扶,确保病区群众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李建斌 杨珏)
其他文献
“哎!女儿,你过来看看,我在你外婆的背包里找到了一张小卡片!”正在整理外婆遗物的妈妈突然高声喊道。我拿起小卡片一看,只见上面用蜡笔花了一把大雨伞,构图和颜色都极其粗陋,一看就知道是我小时候画的。我默默地凝视着画上的那把大雨伞,思绪又飘回了从前……  那时候我还在幼儿园的小小班,外婆的身体也还很硬朗。有一天傍晚,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站在窗边,羡慕地目送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被撑着大伞的父母接走,心中有说不
案 例:  因家庭疏于管教加之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少年李某在看守所度過了自己的18岁生日。2016年6月17日,李某受吴某邀集,伙同其他3人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伤;2016年6月20日,李某伙同3人邀集数人持械与人在华容县某广场打群架,致一人重伤;2017年10月23日,李某受人雇佣伙同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问题]  此案中,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评析]  本案中,李某无视国家法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3.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4.领会文中所写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能读通顺;  2.找出文中四字词语,说说是什么意思。  一、 设疑引入  如果写一次出游,你会写什么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会跟他一样没文化、没素质,最后沦落到以侍弄垃圾为生的可悲下场!”  两年前,当我学习不认真时,您指着前来收垃圾的那位环卫工人的背影对我说了这句话。我一直将它铭记于心,成为鞭策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每次在楼下和他相遇时,我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从今天起,我却对他刮目相看了。为什么会这样?先让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今天,我们楼下举行一年一度的美食节,您一定
编者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本本大大的语文书,所有人都在读;也是一张张生动的、充满生活气息与情境的语文卷,所有人都在答。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但不能闭目塞听。为此,我们特意以“疫情”为专题,编写了“语用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三个板块的题目,以期同学们关注语文、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共同期盼春暖花开、一起祝愿国泰民安! 
又一次与父母驾车出行,又一次来到那个红绿灯前,又看到了那些跪地乞讨的身影,却已不见那个在马路上行走,引起我深思的老人。这一刻和那一刻一样,几分愧疚再次涌上我的心头。  那天清晨,天空飘着像雪一样洁白的云,太阳无私地将温暖带给地面上的生灵,微风轻拂着柳枝发出“沙沙”的响声。行车至此,红灯拦停了所有的车辆,使得我有闲看到十字路口人行道上的风景。我不觉讶然:许多人在人行道上乞讨,有些甚至还是四肢健全的年
(续上期)  第二部分 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我展示的课题是“向经典致敬——《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重点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展示。  一、阐述教学目标  首先,说一下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阿长与〈山海经〉》是部编教材七下第三单元起始课,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人文主题是平凡人物的闪光品格,以及“熟读精思”语文要素,课后练习思考探究一、二则提出了概括阿长形象、体会两种叙事角度的学习要求。  此外,这篇散文
《孔乙己》是鲁迅的经典小说,因为经典,所以很难突破。《孔乙己》也是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因为年代久远且篇幅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障碍。传统的小说教学无非是老套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加之无数专家名师留下过探索的脚印,更是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创新的难度。这次“粤港澳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专题网络教研活动中,两位执教现场课的老师选择这样的文章进行展示研讨课,可谓挑战很大。但珠海五中
急匆匆赶赴车站,却恰好误过一辆地铁:我扑向车门前,只待抬脚迈步那一瞬,车门徐徐合上,我前倾的身子迅速收回,立定双腿,沮丧地看着车身晃动起来,转瞬间呜呜向前驶去。想气急败坏,终忍住了。   今早我一路都在赶时间,因为许诺了孩子们早读提前五分钟到。按理说应该没问题。可偏到了地铁站手扶电梯处,有个中年女人,人和行李分列电梯两侧,塞得满满就不让你前行。我大声叫她,没有回应。电梯又特别长,运行得很慢。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