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尖锥网络分析的输油管道破裂风险评估

来源 :当代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破裂风险,利用故障树分析法(FTA)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找出导致输油管道破裂的影响因子,结合尖锥网络分析法(Cone-ANP)的一般性结构构造出输油管道破裂的风险评估体系,并据此得出尖锥元素分类,经量化得到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输油管道有破裂风险,该风险主要由应力和第三方破坏等重要因素造成,其中,施工误操作和设计缺陷占权重较高,整体指标权重评估更为客观,为提高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风险节点控制、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纬度的沿海地区,混凝土易受氯离子侵蚀和冻融循环双重作用而难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因此,制备了不同单掺和复掺粉煤灰和矿粉再生混凝土样品,开展了其抗压强度、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和抗冻性能测试,分析了粉煤灰和矿粉单掺或复掺掺量对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单掺分别小于36%和48%时,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抗腐蚀以及抗冻性能;当粉煤灰或矿粉单掺量在24%~36%之间时,再生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佳;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时,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分别为18%和12%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佳.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压电陶瓷片在高频信号源产生交变电场作用下获得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形成超声光栅.在光具座上利用准直透镜和测微目镜组成的望远系统替代了分光计,完成了对在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形成的光栅光谱宽度的测量,并结合光栅方程计算出超声声速.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了超声波声速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一致,即声速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以渤海某高含蜡原油为实验介质,开展了剪切冷指沉积实验分析,掌握了不同油温、流速和沉积时间下高含蜡原油的沉积规律.进一步采用适用于低含蜡油的Weispfennig关系式开展沉积厚度折算,并与所测试环道沉积厚度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高含蜡原油,当引入相变潜热无量纲参数、考虑石蜡相变的影响后,有助于提高冷指与环道沉积厚度的折算精度,从而更好适用于高含蜡原油的沉积数据分析.
铵态氮是土壤有效态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铵态氮的准确测量有助于评价土壤中稳定氮源含量.实验通过综合考虑浸提剂、掩蔽剂等试剂的影响、浸提条件的选择、过滤用滤纸的选择、显色条件的选择以及稀释等5方面的内容,对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常见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同时对实验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分别做了探讨,确定了氯化钾浸提剂中NH4+质量浓度低于1.2 mg·L-1时,不影响检测结果;加入0.2 g氢氧化钠煮沸蒸发至50 mL左右,冷却后再定容至100 mL,对掩蔽剂中的铵盐去除效果最好;不同室温对同一土壤中铵态氮浸提结果
丙烯酸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由于过热引发聚合而导致的火灾爆炸等工业危害事件屡有发生.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丙烯酸绝热条件下的放热特性进行了测试,测得丙烯酸在125.60℃时发生自聚反应,250.70℃时发生产物的分解反应;计算了放热过程的动力学参数,两段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4.7 kJ?mol-1和209.9 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1.6×109 min-1和6.8×1017 min-1;进行了反应失控的风险分析,发现分解反应失控的严重度更高,可达到3级,绝热状态下自聚反应结束时的温
南海东部A稠油油田地热水驱过程中出现了硫化氢气体,给生产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亟需探究合适的硫化氢抑制剂.市面上的抑制剂以醇胺类和三嗪类为主,与A油田高钙镁地层水环境不配伍且耐温性差,因此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耐温耐盐型硫化氢抑制剂的优选评价,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抑制剂对硫化氢生成的抑制效果和对储层的伤害率.结果表明:硫化氢抑制剂1#和2#与地层水均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其中2#抑制效果较好,抑制剂用量为250 mg·L-1时H2S抑制效果达85%以上,较同质量浓度1#抑制剂效果优15%.抑制剂在250~2000 mg
以甲苯和叔丁醇烷基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稀土金属氧化物(Ce2O3、La2O3、Pr2O3、Nd2O3)改性Hβ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SEM、FT-IR、BET和NH3-TPD等对改性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金属氧化物改性有利于对位选择性的提升.其中,以Ce2O3/Hβ分子筛的催化效果最佳,当Ce2O3负载量为3%,焙烧温度为450℃,催化剂用量为1.0 g,n(甲苯):n(叔丁醇)为1:3,溶剂为60 mL,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为4 h,甲苯转化率为56.3%,PTBT的选择性为
针对海上油田常规调驱体系存在的问题,优化了一套耐温耐盐本体冻胶体系,最佳配方为:AMPS共聚物0.6%~1.0%+复合酚醛交联剂0.5%~0.9%+促胶剂0.08%~0.1%,最佳反应温度为90℃.使用本体冻胶成功制备了微米级冻胶分散体,初始粒径范围分布在1~15μm.另外,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冻胶分散体的耐温耐盐性能、膨胀性能以及封堵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海水配制的冻胶分散体系能够耐温90℃,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当岩心渗透率达到5000 mD时,封堵率仍然在95%以上,能够满足海上疏松砂岩油藏调驱的技术要求
5.5×105 t·a-1芳烃抽提装置C6/C7馏分,采用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HDO选择性加氢专利技术,对其含有的烯烃进行加氢饱和.该技术具有操作条件缓和、烯烃选择性加氢性能好、芳烃损失小、催化剂使用寿命长、流程简单等优点.投运以来,C6/C7馏分溴指数6000~8000 mgBr·(100g)-1时,在反应温度126℃,反应压力1.76 MPa,反应空速3.3 h-1,氢油体积比值267操作条件下,精制C6/C7溴指数控制在10 mgBr·(100g)-1以下.HDO-18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好,使用寿命
合成一种叔胺盐母体缓蚀剂,将母体缓蚀剂与炔醇、表面活性剂、不同的增效剂进行复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筛适于土酸介质中酸化缓蚀剂的最佳配方,采用静态失重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土酸环境中,当增效剂E-S质量分数为0.5%、2%丙炔醇、5%表面活性剂、15%的母体缓蚀剂复配后所测得的腐蚀速率为1.63 g·m-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