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安全贮藏方法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的安全贮藏。
  1.适时收获
  一般地温18℃开始收获,腾茬种麦的“寒露”前后收获,留种用的夏薯“霜降”前收获,食用薯稍晚些,但一定在枯霜前收完。种用薯和食用薯宜在晴天上午收获,中午在田间晾晒,然后严格选薯,剔除在田间遭受水浸、冷害、冻害、破伤、带病的薯块,精选后于当天下午运回窖内贮藏;另外,从收获到贮藏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以免碰伤薯皮。
  2.贮藏窖的准备
  不管是哪种窖型,都要有良好的通气设备,较好的保温防寒功能,还要结构坚固耐用,管理方便。窖址要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和管理、运输方便的地方。甘薯入窖前,将新窖打扫干净,旧窖消毒灭菌。消毒方法可将窖壁及窖底刮去3~4cm,以除掉附在窖壁上的各种病菌,并在窖底撒一层生石灰。也可用硫磺熏窖,一般每m3空间用硫磺10g,点燃后封闭1~2天,之后放出烟气。消毒灭菌后,将窖底铺上6~10cm厚干净细沙,上面再铺放5cm厚的秸秆或柴草,紧挨窖壁再竖向摆放5~7cm厚的秸秆,以防湿保温。
  3.适时入窖
  甘薯要随收获随入窖,堆放时要轻拿轻放,不损伤薯皮,薯堆中间每隔1.5m竖立一把直径10cm左右的秸秆,可有利于通风、散湿、散热。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为宜。
  4.贮藏期间的管理
  4.1贮藏前期管理 从薯块入窖到封窖期间,甘薯呼吸旺盛、温度高、湿度大,管理上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防止薯块糠心、发芽和病害浸染蔓延。薯块入窖后温度保持在20℃左右,促进薯块伤口愈合,7天之后打开窖门及通风口,通风降温散湿,使窖内温度降至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如果白天窖外温度高,可将窖口用苇席或草帘遮盖,也可昼关夜开。若遇霜冻,注意防寒,当窖温稳定在14℃~15℃时进行封窖。
  4.2贮藏中期管理 从封窖到翌年气温开始回升,此时期经历时间最长,而且正处在最寒冷的季节,同时薯块呼吸减弱,产生热量少,是薯块最易遭受冷害的时期。管理上以保温防寒为主,将窖温保持在12℃~14℃,不低于10℃,防止薯块遭受冷害。封窖时薯堆表面铺盖30cm厚的干草,有利于薯窖的保温和防寒。也可在通风口正中放一把直径10cm的秸秆,既有利于窖内外气体交换,又可防止外界冷空气大量侵入。
  4.3贮藏后期管理 从气温回升、大地开始化冻到薯块出窖。此期随着外界温度的不断回升,窖内温度开始升高,薯块呼吸逐渐加强,加之经过长期贮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管理不当容易使薯块遭受冷害、病害浸染造成腐烂,所以这一时期管理以稳定窖温为主,将窖温维持在11℃~13℃,适当通风、散热、散湿。对贮藏量及湿度大的窖,气温升至11℃时,晴天中午打开通风口,通风散湿,傍晚及时关闭。若遇寒流,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但也要防止窖内温度过高引起烂薯或发芽。
  甘薯在贮藏期间要测定和记载窖温、堆温及检查贮藏情况,发现腐烂,及时清除。进窖时,先试以灯火,灯火不灭时,才能进窖检查。
其他文献
慢跑是公认的最佳有氧运动。简便易行,老幼皆宜。我坚持慢跑锻炼已三十多年了,现在已成了每天按时进行的“必修课”。我在慢跑活动中加了不少“花样”,这既增加了运动健身的乐趣
目的:研究全程心理护理在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10月收治介入手术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现有的耕地资源条件下,以提高单产来保证粮食总产是今后发展粮食生产的必由之路。通过良种与良法配套,政、技、物有机结合,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等手段,提高粮油生产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汪清县玉米高产创建的核心是依靠技术提高单产。在玉米高产创建中以集成技术为核心,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因地制宜集成组装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  1. 选用
案情简介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北水泉镇某村村民杨某,一家5口人,其中3男2女,3男是指杨某、女婿袁某、外孙小袁;2女是指杨某的妻子范某和闺女小杨。二轮土地承包是杨某作为家庭的代表在1999年12月11日与村委会签订了9.05亩土地的承包合同书,该合同四至分明,权利义务明确。2004年2月22日,杨某在家庭其他成员到县城打工之际,私下将9.05亩承包地全部转让本村杨某生耕种。后家庭其他成员得知该
东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在突出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
推行农业标准化,实行规范化生产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近年来,长白县紧紧围绕着大力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  长白县有10万亩农业用地,2万亩北五味子基地,400多万平方米人参留存面积。每年总产粮食17020吨,北五味子400吨,人参1750吨。降低农药残留,不仅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而且对于提高全县农产品质
为了做好2011年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工作,确保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得到客观、公正、合理的保险赔偿,桦甸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于9月13日在农业局会议室召开了农业保险查堪定
白山市农委坚持以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全程质量监管。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等环节入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每次全省例行抽检结果始终排名上游。  1.加强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为
7月18日,安图县畜牧站在县畜牧兽医局大会议室举行了阳光工程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为做好此次培训,县畜牧站做了认真筹备,县阳光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确保培训工作
作物的苗期管理是保全苗、促壮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只有把苗的生长发育管理好,才能为夺取作物全年丰收打下基础。因此,要认真搞好作物的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补栽  全苗是丰收之本,当作物出苗时,要及时深入田间,逐块逐垄查芽查苗,特别是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和不易抓苗的地块,更要注意检查。发现缺苗断条,要及早补种补栽。其方法就玉米而言有以下几种:采用催芽坐水补种,此法适于缺苗严重的地块;利用邻近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