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基因诱变研究及应用进展

来源 :海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是单细胞小型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食品、能源、医药和环境等行业领域有重要应用.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微藻株系,除了通过筛选获得外,还可以利用基因诱变或者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利用基因诱变方法获得的突变株,不是转基因作物,且具有更适宜生产需要的优良性状.本文主要综述基因诱变在微藻育种中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微藻产业化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BIM技术在国内建筑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以棠下电力运维监控中心为例,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将BIM技术与传统CAD软件进行对比,从BIM技术在规划选址、场地分析、建筑设计、建造施工以及相关维护与改造等方面,详细分析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情况。
于2015年夏季、秋季和2016年春季在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进行砂壳纤毛虫群落的调查.3个季节共鉴定出砂壳纤毛虫10属31种,拟铃虫属(Tintinnopsis)种类最多,夏季砂壳纤毛虫种类最多.砂壳纤毛虫丰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砂壳纤毛虫丰度夏季最高[(379±355)个/L],秋季最低[(173±190)个/L];生物量夏季最高[(2.74±2.82)μg C/L],秋季最低[(0.23±0.21)μg C/L].砂壳纤毛虫壳的平均口径夏季最大[(49.64±6.90)μm
位于甲壳动物眼柄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调控甲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证据表明“眼柄-促雄性腺-精巢”内分泌轴调控十足目雄性甲壳动物精巢的发育,但是该过程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切除雄性对虾的单侧眼柄对促雄性腺内胰岛素样促雄性腺素基因(LvIAG)和精巢内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单侧眼柄后,LvIAG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比较了眼柄切除前后对虾精巢的转录组数据,共有267个基因的表达量出现明显变化.对精巢内差异表达基因
为了解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作者分别于2011年和2018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6月—7月),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3个航次共采集鱼卵1280粒,仔稚鱼5973尾,隶属于7目11科13属;2018年3个航次共采集鱼卵4104粒,仔稚鱼237尾,隶属于7目11科13属.优势种以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
本文采用三检测器联用凝胶色谱法对κ-型、ι-型卡拉胶的分子量进行测量(κ-型、ι-型卡拉胶的分子量分别为685.77 kDa和408.33 kDa).通过研究两种卡拉胶稀溶液的Mark-Houwink指数、流体力学直径,得出了κ-型和ι-型卡拉胶的分子构象:在低分子量阶段,卡拉胶分子链刚性较强,呈现刚性棒状结构;在中分子量阶段,卡拉胶分子链的刚性降低,构象介于无规线团与刚性棒状结构之间,呈现半刚性的伸展线团;在高分子量阶段,卡拉胶分子呈现出无规线团构象.随着卡拉胶分子量的增加,卡拉胶分子链的刚性逐渐降低,
冲绳海槽西南部流纹岩(R10-H3)和安山岩(R11-H1)中斜长石发育大量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安山岩(R11-H1)斜长石中熔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高(1050~1200℃),而流纹岩(R10-H3)斜长石中熔体包裹体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均一温度峰值段(900~1000℃,1150~1200℃),呈“双峰”式均一温度特征.流纹岩(R10-H3)和安山岩(R11-H1)中斜长石熔体包裹体呈现的均一温度特征与该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及An值变化特征一致,表明安山岩(R11-H1)中斜长石主要在高温阶段结晶,而流纹岩(R
潮汐作为海洋中最普遍的运动过程,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潮汐调和分析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潮汐数据分析方法,从1921年至今,已历经10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对潮汐调和分析方法100年来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总结与回顾,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致敬在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发展及应用历程中有所建树的先贤和前辈.
随机抽取3月龄脉红螺稚螺103粒,开展其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影响分析,以期为脉红螺人工选择育种提供较好的测度指标.实验测量了脉红螺壳长(X1)、壳宽(X2)、壳厚(X3)、壳口长(X4)、壳口宽(X5)等5种表型性状和体质量性状(Y),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脉红螺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拟合的多元线性方程为Y=-18.4844+0.34835X1+0.46379X2,经自助法检验,在95%置信区间条件
针对对虾养殖过程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瓶颈问题,文章综述了国际和国内重要的水处理管理理念与策略,主要包括:养殖用水“减法”管理理念、投入品“减法”管理理念、基于微生物的水处理策略和基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水处理策略等.较全面地探讨了养殖节水、生态调水、精准投喂、补偿生长、生物饵料、生物过滤器、水动力等对于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建议建立基于对虾福利生物学的水处理评价体系,联合生物行为变化、生态生理指标、水体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该综述期望为对虾产业和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可行路径.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征;总结了其海洋生物中的褪黑素信号系统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海洋生物开展该信号系统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明海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特征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为褪黑素信号系统进化演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