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妈眼里一只停牌整顿的股票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遇见是在彼此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前提下,不是因为家人的催促,不是因为想要改善经济条件,不是因为孤独,不是因为世俗给了我们太多“不得不”。
  我现在24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婚恋状态成了全家人最关注的问题。它的重要程度和北京近期的房价一样,只涨不跌。
  就像那些争先恐后挤上买房列车的人们,深信着“错过北六环,不要再错过北七环”的广告,我周围的人似乎也要在我耳畔振臂高呼:“错过24,不要再错过25!”
  在我妈眼里,我就像一只停牌整顿的股票,她每天眼巴巴盼着我触底反弹,复牌就接连涨停。而我担心的是,万一我一直停牌下去,让她砸在手里怎么办。
  连我那只有3岁半,托管在幼儿园的外甥女都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我婚姻大事的焦虑之情。2015年,还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我回家过寒假。我自告奋勇地去幼儿园接小姑娘放学。路上有点儿堵车,我比约定的时间晚了3分钟。她甩着小脸,恨铁不成钢地对我说:“唉,你瞧瞧你,家里就你不上班,也没对象,还不早点来接我?”我竟无言以对。
  上个月,和我一起长大的闺蜜有了自己的宝宝,升级做了妈妈。看着宝宝可爱的小脸蛋,粉嘟嘟的脚丫,隔屏幕仿佛都能闻到奶香的小手,我也满心欢喜,分享着她初为人母的喜悦,并毫不吝啬地在她的朋友圈逐条点赞。
  我和闺蜜是“发小”。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一起玩娃娃、掏沙坑,一起读小学、中学。我以为我们会一直“一二一”地齐步走,但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娃,而我还孤身一人。好像哪里有点儿不对。
  去她家探望那天,恰巧赶上好多长辈都在。我们家那里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地方小,似乎谁和谁都认识。我和闺蜜在房间里逗宝宝,隐约可以听到长辈们在客厅的谈话:“你家闺女有对象没?啥时候结婚?”“再不抓紧结婚就只能任人家挑了。”“可不能不急,你们做家长的可上点儿心”………我听见妈妈偶尔敷衍一句,感觉气氛很尴尬。
  回家路上,我小心翼翼地问她:“我没结婚,是不是给你丢脸了?”妈妈没吭声,她岔开话题,说你从小就比她学习好,学芭蕾也比她好,高考成绩也比她好,你们那年暑假一起去学驾照,不也是你先考下来的?我似乎明白了。她在安慰我鼓励我,并用对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大意就是,你一直比她强,这件事上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我又何尝不纳闷,这些“90后”怎么都结婚了?怎么我一不留意,你们都弯道超车,让我连你们的影子都追不上了呢?
  不逼婚是新时代的“进步”
  我半年前硕士毕业,告别呵护了我7年的象牙塔,结束19年的校园生活,开始拥抱千千世界。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我在和这个社会的“交手”中认识自己,在经济独立中初尝生活的艰辛,也抽丝剥茧般地理解这个社会。坦白来讲,我还没准备好组建自己的家庭,也没想好要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
  可周围的大人们比我着急。他们的焦虑飘出房门,越过人群,在我和周围人间蔓延开来。我很感激大家的关心,也乐意认识他们介绍给我的“潜在男友”。确实,一个人在北京,租房、上班、吃饭,会有一些艰辛和难熬。但也因为这些,我才能让自己更加独立,学着规划时间规划金钱,也更能体会陪伴的重要。但谈恋爱结婚这种事都是要靠缘分的啊。
  我在朋友圈里屏蔽了爸妈和七大姑八大姨。因为我怕她们老指着合影里问东问西,“左二的男生看着不错,在哪里工作?”“右二的也不错,有对象没?”……有时候,我多希望她们选择性失忆啊!这样她们就不会记起,我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班、支教团里的男生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她们很少记得牢,这些偶尔出现的名字却念念不忘。
  不久前刚结婚的学姐说,现在好多女孩子着急,其实都是父母和远房亲戚给的无形压力。父母还好,好多亲戚嘴上催,但是根本没往心里去,才不是真正关心。她也不得不承认,父母确实有攀比之心。“尤其是咱们的父母,因为咱们从小学习好,这个好,那个好,父母都习惯在大家面前扬眉吐气了,我爸说,我没对象的时候他很少出去应酬,我结婚后,他什么应酬都去。”
  “‘成家立业’,先成家再工作,你们读这么多书难道不懂?”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他们顺手拈来。可以前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你们怎么不挂在嘴边?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该进步的就得进步不是?让女孩子进学堂读书是进步,废弃缠足的陋习是进步,不逼婚、尊重青年的选择也是进步啊!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里,新时代的女性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上得了厅堂也进得了厨房,没做小三儿没当二奶,我们没结婚对不起谁了?
  结婚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
  因为工作原因,我认识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史凯特,现在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中文是她掌握的第5种语言。每学一种语言,她都会跑到那个国家待上一段时间。来中国之前,她已经去过法国、智利、西班牙留学。在中国的第5年,她和另一位韩国留学生用中文写了一本书——《泡菜薯条遇上炸酱面洋博士中国留学记》。她在书里讲她这个“洋博士”在中国的各种见闻。
  她说中国有“剩女”的概念,她之前从没接触过。“女生不能早结婚的话会被称为剩女。多早是早?”她查搜索引擎,搜索结果告诉她:27岁之前。“我很多澳大利亚的朋友都已经过29岁了,而且大部分也还没有结婚。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这样的事情担心我们,至少没有和我們说过。”提到相亲,她觉得外国的“相亲”更多是朋友想给你介绍一个不错的人,希望你们开始交往。而中国的相亲更多是父母或者亲戚给你介绍对象,希望你们两人结婚,并且希望相亲合适的尽快结婚。
  她还觉得,在中国农村地区的人会更担心孩子是否结婚。她曾经和清华大学一个协会定期去农村建造过滤网装置。在一对60多岁的夫妻家里,她问女主人为什么没有安装过滤网,过滤装置需要的材料她们已经提供很久了。“我以为她会说没有时间,或者不适合等理由。但是她回复我,‘因为我儿子没结婚。’”这让史凯特觉得不可思议,“一家有6个孩子,5个孩子结婚了,只有最小的儿子没结婚。而且担心到和她讲过滤装置,她都会联想到儿子的婚姻。”
  在凯特根深蒂固的概念里,结婚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我们自己满意,家人更尊重自己的选择才更重要。”
  我有些羡慕凯特。我觉得她的时间比我充裕,比我过得从容,比我有更多的可能性,她可以毫无顾虑地花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特别是在婚恋这件事上,比我有更多的幸福感。她可以不用担心周围谁又结婚了,可以有更大的可能因为“喜欢”而不是“合适”来选择另一个人。
  但好像我不行。3年前,1990年出生的小伙伴们被视为第一批“老去”的“90后”。而如今我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到了晚婚的年龄。更何况,我那“00后”的妹妹今年上初三,她管我叫“老阿姨”。她说姐姐你不知道吗,女人的保质期只有27年。在她的概念里,我快过期了。这个“27”,也是史凯特查到的“剩女”年龄临界点。
  难道,“90后”真的到了“非婚不可”的年龄吗?
  我很感谢爸爸,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答案给了我很多宽容和理解。他说他不相信一段婚姻能使女孩子“岁月静好”,他更觉得需要选择和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因为路不好走,你们要相互扶持。”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遇见是在彼此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前提下,不是因为家人的催促,不是因为想要改善经济条件,不是因为孤独,不是因为世俗给了我们太多“不得不”。(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近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穿的一条皮裤,在英国政坛引发了一场口水战。  在英国,政客之间吵来吵去是常有的事,不过,由一条皮裤引发争吵倒是不多见。  女首相皮裤成焦点  2016年12月初,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家接受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采访。虽然采访内容不乏亮点,包括特雷莎·梅的童年往事,英国脱欧如何让她无法入眠……但这些似乎都比不上她当日所穿的皮裤更引人关注了。  这条价值995
期刊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往往是物理性的暴力伤害。家长和教师看得到的冲突往往是显性的,而现实中校园欺凌的危害往往发生在隐秘之处。挑逗、嘲笑、起哄、社會排斥、推操、言语攻击、传谣,故意弄坏或藏起别人的东西,发布通知或发放物品时故意遗漏某人……这些都是典型的欺凌。受害者的隐忍和沉默,因为受威胁不敢告诉教师和家长,是受欺凌的普遍特征。之所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欺凌”或“霸凌”,正是因为
期刊
在这些血腥的刺杀领导人事件中,有的是玉石俱焚,有的是杀身成仁;有的为报一己私仇,有的无关个人恩怨;有的演绎着个人英雄主义,有的背后却是集团的支持;有的打着宗教的幌子,有的是为教义而殉身……  在政治制度尚不完善且群雄竞起的古代社会,暗杀是夺取权力或者排除异己力量的重要手段,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古代政坛都不乏流传至今的暗杀事件。  公元前49年,恺撒集罗马共和国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5年后,为拯
期刊
中国在全球大众文化市场的影响日益增长,不仅让老一代汉学家精神为之一振,也在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汉学家的道路。  2016年9月,42岁的白睿文搬家来到全球电影工业的“心脏”所在地洛杉矶。对他来说,“诱惑”多了起来,机会也多了起来。  “我不排斥未来进军电影产业。”白睿文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多家电影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聘请他当顾问。  不过,白睿文并非电影业人士,他之所以获得这些电影公
期刊
在赵雪红看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相关法律山西省知识竞赛》和此前在山西卫视大热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两类节目,前者是旅游节目,主要是为了推介,后者则是知识竞赛。  继官员“真人秀”后,山西又有大动作——一场知识竞赛在山西电视台播出。  据记者了解,这个名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相关法律山西省知识竞赛》的节目,播出时间为2016年12月24日。此前山西就曾经因原省长李小鹏亲自敲定名称的一档节目《人说山
期刊
形形色色的“著名品牌”究竟是怎样评出来的?有哪些不为A知的内幕?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又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  “中国著名品牌”的金色牌匾悬挂在一家制衣企业的荣誉栏中,颁奖单位为“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  “中国著名企业”“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知名产品”……类似的评选项目在“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以及“中国名牌培育监督委员会”中有近40个,奖项则如文字游戏一般,主要围
期刊
从数千万资金不知去向到欠餐馆72元通报检讨——一个“上访村”是怎么抓从严治党改变面貌的?  当年,村集体數千万资金不知去向;几任支部书记明争暗斗;1000多人的小村2000多人次上访……  如今,村干部吃几碗面欠了72元钱,第二天就被通报批评;村党支部给全村通煤气货比三家就为给村民省钱;10年大规模的“上访风”戛然而止……  这样的变化发生了。就在山西省晋城市刘家川村。变化怎么来的?“从严治党,管
期刊
网络摄像头有诸多的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世界里从来没有绝对的安全。  2016年11月11日0时,某知名网络摄影头刚刚开卖1小时,就创下了5万台的该品牌此类产品历史最好成绩。而网络摄像头在双十一当日,仅在“某宝”的销售量也已轻松突破百万个,火爆的网络摄像头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被直播的生活和行业  近些年,网络摄像头似乎已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友多妈刚休完产假,不得不去上班,
期刊
“这场真火啊。”一个抢占了后排座位的摄像冲我说,“都是想来看贾跃亭多惨的吧!”对于贾跃亭而言,这是备受考验的一天。他用“中场战事”来形容正在遭遇的冲击  “开门!我要见贾跃亭!”2016年12月  11日,中国大饭店,一间宴会厅门口,四五十人挤成一团,一边拍门,一边大喊。  这是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现场。贾跃亭的演讲下午3点多才开始,但中午刚过,人群已经陆续在宴会厅门口聚集,等待他出现。内场的不愿离开
期刊
在经历了一年多激烈的舆论抗辩、股权战争、公司动荡之后,高层对于险资举牌终于有了非常明确的表态:举牌的险资,你给我站住!  2016年12月3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了言辞激烈的讲话(《刘士余主席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他指出,资本市场最近的一些收购行为属于“不正常现象”,他还使用了“野蛮人”“强盗”“妖精”“害人精”等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