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历史·语言·现实:A.S.拜厄特访谈录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拜厄特(A.S.Byatt,1936-)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曾获英国小说布克奖(1990)等众多殊荣,2008年入围《泰晤士报》1945年以来英国最伟大的五十个作家名单。她的代表作包括《占有》(Possession:ARomance,1990)、《四部曲》(TheQuartet,1978—2002)④、《天使与昆虫》(Angles and Insects,1992)、《历史与故事》(Histories and Stories,2000)等。2012年9月,拜厄特作为英国文化协会“艺述英国”活动的特邀嘉宾来华,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发表了公开演讲,并与当地文化界代表展开对话。笔者有幸在南京对她进行了专访。本次访谈围绕作家的两部近作《诸神的黄昏》(Ragnarok,2011)和《儿童书》(The Children'sBook,2009),探讨了她近年来在神话主题、历史题材、文学语言、现实主义等问题上的延伸与新思考。
其他文献
<正>2012年全国博士生外国文学学术论坛将于2012年12月20—22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面向全国各"985"、"211"重点大学外国文学专业博士生,主题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视野",下设以下议题:1.新世纪外国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期刊
21世纪以来,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势头劲猛,解读呈多样化。为了更深入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于2013年5月16一19日在石家庄策划主办"2013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由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具体承办。《山东外语教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作为协办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75所大学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视点、伦理与跨国主义——21世纪当代外国文学研究趋势"。
期刊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专题研讨会将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将以"美国文学中的城市"为主题,围绕美国文学中的城市化进程、美国文学中的城市空间、美国文学中的城市形象、美国城市文学研究理论、美国文学中的城市化与迁徙和移民、美国城市文学作家研究以及美国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阶级、种族、性别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一个巴尔干国家,年轻的女医生纳塔利娅和好友佐拉一起前去战时敌国的孤儿院,为当地孤儿接种疫苗。到达目的地时,她感到一种神秘的氛围逐渐笼罩着她。而纳塔利娅的祖父不久前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里去世,三天后家人才得知。外婆告诉她,祖父是在去见她的路上死去的,而她却毫不知情。作为经验丰富的医生,祖父应当知道自己不能远行,但为什么瞒着家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纳塔利娅开始从现实与回忆中追寻真相,试图了解祖父的最后心愿解开谜团。游走在童话与现实的模糊界限中,在“不死之人”的引领下,她要发掘“老虎的妻子”背后隐藏在祖父身上的秘密
小说讲述小鼠弗明的故事,他1960年生于波士顿贫民区一家小书店的地下室。母亲酗酒且没有责任心,同胞强壮毫无手足情谊,弱小的弗明很少能抢到食物,只好靠啃书本充饥。一天,他竟奇迹般地像人一样阅读了!书籍向他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不为饥饿所累,不为拆除贫民区的重型机械声所扰,一切充满了可能。于是,弗明如饥似渴地读书,开始以不同于其它老鼠的方式来看待世界……
《最佳欧洲小说(2011)》全书共收录40篇作品,其地域范围涵括欧洲大陆很多国家。本书将40篇作品随机排列。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与文体使此书如同一个流动的“当代欧洲文学”博物馆,从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广博的欧洲文化。 本书涉及的主题不仅涵盖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比如爱情、艺术和战争等,同时它还观照时下文学研究浪潮的嬗变,并融入身体和身份等流行主题。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三届年会拟于2013年6月15一16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主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主题: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英语文学研究。分议题主要包括: 1.英语国别文学研究; 2.英语文学与民族身份建构;
该书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默与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布莱的通信集。两位诗人在近30年的通信中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诗歌创作理念与诗歌翻译的哲学思想,交流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想,分享了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点点滴滴。此书是研究两人诗歌美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两人真挚友情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