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索广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从广东省某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猪场采集的猪肺部组织中分离到1株PRRSV,并命名为GDhd.细胞培养接毒显示,GDhd株能够引起典型细胞病变.GDhd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Dhd株与中国高致病PRRSV毒株处于同一分支,与中国高致病毒株JAX1和HuN4同源性分别为95.4%和95.6%,与美国NADC30毒株同源性为86.5%,与中国NADC30-like代表毒株JL580和CHsx1401同源性分别为88.9%和85.4%;Nsp2和GP5的进化树分析将GDhd分别与JL580和JXA1置于同一分支.重组分析表明,GDhd株是JXA1与NADC30重组的毒株,重组区域发生在Nsp2编码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1株重组变异毒株,为研究PRRSV的重组、演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氢氧化钠抽提法对平菇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平菇黑色素的提取条件,并对平菇黑色素的溶解性、稳定性、抗氧化活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平菇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40,提取温度60℃,NaOH浓度为0.60 mol·L-1,超声功率280 W,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检测黑色素得率为2.19%,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平菇黑色素是碱溶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平菇黑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0.5 mg·
通过分析江西食用菌种类的产量结构、种类特性结构、产业地域分布结构、生产模式结构、产业链结构5个方面的现状,指出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结构存在供给侧结构不完善,大宗菇类供给过剩与珍稀菇类供给不足并存;产业链结构失调,融合欠缺;产品质量不高、品牌效应低下等问题.应从调结构、优化品种构成,降成本、增强产业活力,补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加以优化.
以广叶绣球菌子实体超细粉、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广叶绣球菌风味、营养价值更高的绣球菌酸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值为考察指标,进行广叶绣球菌酸奶发酵配方的优化.结果表明,绣球菌酸奶的最佳配方条件为绣球菌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5%、奶粉添加量15%、发酵菌粉添加量0.3%.以该配方制备的绣球菌酸奶酸甜适口,实现了酸奶和绣球菌的营养相结合,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冀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是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适合金耳等食用菌栽培.金耳是珍贵的食(药)用菌,味道清香、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受到许多菇农的青睐,但野生金耳年产量较少,因此人工栽培十分必要.从云南引进并筛选适合冀北地区栽培的金耳品种,创造适宜金耳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研究并总结冀北地区冷棚栽培金耳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冀北地区冷棚栽培季节安排、主要品种选择、生产管理技术等,为制定冀北地区冷棚栽培金耳技术规程奠定基础,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为制定冀北地区冷棚栽培
我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食用菌生产大国,随着世界市场对食用菌需求数量的不断上涨,食用菌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佼佼者.食用菌国际贸易的交流中需要以英语的形式进行发盘、还盘、要约、还价、成交流程,这些流程中涉及专业的英语术语,要掌握国际贸易中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技巧才能与国外市场中的需求方进行清晰、合理、公平的贸易谈判.研究食用菌国际贸易中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技巧,有助于提升食用菌国际贸易的洽谈能力与技巧,能够帮助食用菌国际贸易合作更好的向前推进,提升国际贸易交易额度与规模.
本试验旨在探索α-倒捻子素对奶牛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促炎反应的抑制作用.用微量稀释法测定α-倒捻子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CCK-8法测定α-倒捻子素的细胞毒性作用;RT-PCR和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的TNF-α、IL-1β和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 p-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显示:α-倒捻子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 μg/mL;α-倒捻子素在0~ 3.2 μg/mL范围内对b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发展最快和技术最成熟的栽培种类,是食用菌工厂化产业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综述了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产品优点、企业特征、技术水平、设备研发、管理水平及菌糠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现存的市场、技术及人才等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供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及企业管理者参考,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采用温控棚和传统棚反季节栽培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并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秀珍菇黄菇病发生率等.结果表明,温控棚栽培秀珍菇产量高、品质好、周转快、无感染黄菇病.
为探究热应激环境对蛋鸡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选取40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罗曼粉壳蛋鸡40只,随机分为两组,常温对照组(NC组)保持鸡舍处于(25±3)℃,高温控制组(HC组)环境温度控制在(32±3)℃.在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时间下,饲养30 d后,进行血清的分离、外泌体的提取及鉴定,测定血清外泌体浓度变化,利用深度测序技术分析蛋鸡血清外泌体miRNA差异表达谱,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了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 显示,高温控制组蛋鸡血清外泌
为了解云南大理野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从大理采集到287份野鼠粪便标本,利用巢式PCR反应将粪便DNA标本进行扩增.结果 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有12份,感染率为4.18%.其中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感染率分别为12.50% (2/16)、1.37%(1/73)、4.55%(9/198),雌性、雄性感染率分别为4.57% (8/175)、3.57% (4/112),各年龄组和性别间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共鉴定出3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