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胰岛素治疗状况调查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正在应用人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状况,寻找目前糖尿病管理的问题。

方法

2013年4至7月在全国范围内348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选取目前正在接受人胰岛素单药或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采用问卷形式收集、了解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治疗、血糖控制、糖尿病病程、慢性并发症、血糖等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HbA1c<7%为达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共入选75 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1 199例,女性33 969例,平均年龄(59±10)岁,入组时平均糖尿病病程为(8±5)年。起始人胰岛素治疗时的平均糖尿病病程为(4±4)年。79.83%的患者起始人胰岛素治疗的原因为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人胰岛素平均用量为(30±11)U/d。在治疗方案中,餐时+基础、餐时、基础和预混人胰岛素的构成比分别为7.37%、8.25%、6.71%和77.66%。调查人群的HbA1c达标率为31.84%。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与否、胰岛素剂量是否稳定、有无发生低血糖、有无发生严重低血糖、是否餐前等待30 min、是否健康饮食、有无体育锻炼、有无伴随疾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0~2056.59,均P<0.05)

结论

口服药疗效不佳是起始人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原因,适时起始胰岛素治疗,对控制血糖有一定临床意义。调研人群中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仍不满意,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纵向管理后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中纳入的7个社区的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83例进行纵向随访管理3年,分析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降压药物应用情况及血压等各指标的达标情况。结果管理后患者脱落39例,资料完整244例。与管理前比较,244例患者管理3年后收缩压[(126±9)比(13
将86例胃癌晚期患者,利用SPSS 13.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恶心呕
期刊
目的调查有低血糖史的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2至8月于天津市5家3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96例T2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表(CHFSII-W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对二分类变量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分类变量间的比较采用F检验,对低血糖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db/db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螺内酯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6只db/db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内酯干预组(DM-SPR组,n=8)和糖尿病对照组(DM组,n=8),同窝出生的db/m小鼠(NC组,n=10)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6周龄时,DM-SPR组予20 mg/(kg· d)螺内酯干预,DM组和NC组予生理盐水干预,期间监测小鼠的血糖、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干预1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