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植筋设计规范的简介与对比

来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0861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筋技术用于新建与既有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属于加固设计规范的内容。结合中国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与美国《混凝土结构建筑规范》(ACI 318-19)和欧洲《混凝土结构设计》(EN 1992-1-1)的规定,对植筋技术的应用范围、设计方法和影响系数等做了逐一的分析与对比。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计算结果,得出中国规范的植筋设计相比美国、欧洲的规范来说,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易于现场施工。
其他文献
武俊达先生是我国当代集“学者”“师者”和“编者”于一身的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作为学者,他皓首穷经,著述等身;作为师者,他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作为编者,他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他不仅扎根江苏地方戏曲音乐之研究,而且还放眼京、昆戏曲音乐之探求,其成果宏富,影响卓著。他“三位一体”的戏曲音乐人生永远烛照与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为了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效果,文章主要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以浙江省A县为例,从整体上对当下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构建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多种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应用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构建。针对大量数据、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开展整合工作,促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促进各部门联动审批,实现大数据以及大规划的有机融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汇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我国一个拥有庞大少数民族人口的边境民族自治地区,加强广西边境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广西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
<正>1982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专家组成的晋中考古队,对杏花村遗址进行了野外调查和试掘。其中出土的一个酒器具叫小口尖底瓮,经专家鉴定及史料记载,发现该酒器具用于发酵,属于6000年前仰韶时期器物。小口尖底瓮的出土标志着人工谷物酿酒的出现,是中国乃至世界酒文化的起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