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要点探索

来源 :城乡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过2020年初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对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提炼出“包含内容广、规划方式新、规划方法多”三大特征。基于以上特征,本文结合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实践案例,对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与技术创新点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各地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临夏州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仍然艰巨而繁重。临夏州脱贫人口增收不稳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返贫风险没有完全消除,需要持续巩固扩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脱贫攻坚成果,构建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克服贫困脆弱性。
贷款难、贷款贵、贷款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能有效缓解农村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筹资功能,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针对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思路。
当前,“厕所革命”已经成为影响黔西南州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突出短板。分析了黔西南州农村“厕所革命”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探索清掏付费制度、建立后期管护机制等对策,以改善黔西南州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是我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在乡村推进的一大成果,关系到国家和基层的稳定、团结与发展。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探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践对于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促进作用。
农业院校负有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兴农强农人才的教育责任。农业院校大学生应当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后备人才。从政策认知、专业价值认同、职业价值观、信念意志等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懂农爱农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为农业院校进一步探索落实兴农强农人才培育理念和实现懂农爱农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海洋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海洋空间的规划,既是实现海洋空间管控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为促进我国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海洋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思考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念融合且运用到海洋空间规划实践中,最终为构建科学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未来的海洋空间规划须准确把握海陆空间治理的整体性和独立性,基于保护和修复理念,将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纳入海洋空间格局划定中,进行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设计,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体污染以及天然养殖水面的逐渐萎缩造成我国淡水渔业生鲜产品品质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对淡水渔业生鲜产品品质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品质的对策与建议。
6月15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组织各省(区、市)召开“规划编制单位座谈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多规合一”改革精神,推动专业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高质量完成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由国土空间规划局张兵局长主持,邀请全国十家规划编制单位代表座谈交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土地学会代表参加会议并作发言,自然资源部庄少勤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过部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主会场设在部机关会议室,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规划编制单位代表、相关学会和协会负责同志在主会场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农业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农业是影响国民发展的基础产业,如何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确保国家整体稳步发展的关键。论述了加强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策略,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农业发展效率,保证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林业绿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和乡村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济林树种,提高经济林树种规划的科学性十分重要,这不仅是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林业绿化的重要发展目标。分析了经济林树种的作用,阐述了制约经济林树种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