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中华民族,总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一个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的东方瑰宝。而在我看来,最珍贵的不是肥沃的土地,不是丰富的煤矿,不是富丽堂皇的敦煌莫高窟,不是庄重威严的人民大会堂,而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美德。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课题研究,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历史教师,如何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在日常管理和历史教学中渗透这一教育。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中华民族,去寻找传统美德的精髓。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勤劳俭朴,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3.为国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
  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总之,经济在发展,社会在改变,继承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提上日程,我们不得不说,匆忙地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在忙碌奔波的同时,去寻找一个心灵的驿站,让生活代替生计,提高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会拉动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知中的缺陷,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增强去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同仁们一块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问的有新意,能激发兴趣  俗话说,学贵有疑,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课堂提问,要使问题提的巧,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会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调控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英语课堂教学虽然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通过教师的调控作用,按照思维的规律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优良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英语课堂用语精心组织教学和提问,对于学生养成英语思维能力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促进。  英语教学除通过听、说
期刊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业内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敢对传统说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而不
期刊
【摘 要】二元函数的引入是在初中阶段,但是真正的运用阶段却在高中以后。初中知识对二元函数知识简单机械的运用,并没有涉及太多。高中数学主要知识为函数模型的应用,这也就意味着,高中阶段二次函数要有更广阔的运用空间。通过对二次函数研究,简述二次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二次函数;高中数学;函数关系  初三级教材对二次函数有了基本的介绍,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的划分,初中阶段并没有要求对二次函数的应
期刊
【摘 要】高职阶段的语文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口语交际、文章赏析和实用写作四大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课水平,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文章赏析能力(即阅读方式)的训练方法,期望为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阅读技能;训练;文章  文章赏析能力也可以称作阅读技能,它是人类一项特殊形式的活动,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注重于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听和说是我国初中英语教育较为薄弱的两个方面。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影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能力;影响因素;途径  听,是学生语言能力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力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并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是学生
期刊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生物新课标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实验是生物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方法,而实验观察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辨认不同的生物种类,认识生物的形态、构造,了解各种生物的生理机能和遗传变异的规律,到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都需要进行认真地实验观察。通过进行实验观察,会使
期刊
一、高考背景及题型分析  (一)课改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中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理念指导下,要求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其
期刊
【摘 要】学困生时刻困绕着初中数学的教学,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大障碍。本文就对非智力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学困生;表现;转化  “数学学困生”:即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教育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