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8基因在爆震致肠道损伤中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28基因在爆震致肠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6只健康雄性C577BL/6小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n=8)和爆震伤模型组(n=8),将16只健康雄性CD28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入CD28基因缺失组(n=8)和PI3K抑制剂组(n=8).通过自主研发的爆震伤模型装置建立爆震致肠道损伤模型.每日观察小鼠情况,测量体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肠道损伤情况;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损伤;Western-blot检测肠道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SOD-2及PI3K、AKT、Nrf2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爆震伤模型组小鼠活动度降低,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爆震48 h后,爆震伤模型组小鼠HE染色可见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紊乱、坏死严重,TUNEL染色可见肠道组织细胞发生凋亡损伤.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爆震伤模型组肠道组织中MDA蛋白表达升高,SOD-1和SOD-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爆震伤模型组小鼠比较,CD28基因缺失组MDA蛋白表达降低,SOD-1和SOD-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爆震伤模型组肠道组织中PI3K、AKT、Nrf2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爆震伤模型组小鼠比较,CD28基因缺失组PI3K、AKT、Nrf2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PI3K抑制剂组小鼠PI3K、AKT、Nrf2通路蛋白表达低于CD28基因缺失组(P0.05).结论 CD28基因在爆震致肠道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Nrf2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脑血康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炎性因子及脑氧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从中筛选符合条件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血康胶囊.分别于治疗前30 min、治疗14 d时,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OER)];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期
随着现代局部地区军事冲突频繁发生,爆震伤已成为威胁军队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损伤类型.除军事战争中存在炸药的使用外,生活中煤气和天然气的不合理使用、恐怖分子制作的简易炸药等都增加了爆震伤的发生概率.由于爆炸发生突然、存在无法预知性、区域范围广泛、破坏力大,医疗机构面临着全新的、独特的分诊、诊断及处理挑战[1-2].爆震伤特点是外轻内重(体表损伤轻而内脏损伤重)、发展迅速(中度以上的冲击伤病情发展快)、常发生在多部位而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因此,医护人员检查时必须全面仔细,以免漏诊[3].现就爆震伤原理、分类及其
目的 探讨伴重度异型增生的乳头状唾液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S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1岁,发现磨牙后区肿物3年.镜下肿物呈双相生长模式,表面复层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下方为大小不等的腺腔样结构,肌上皮完整,腔内可见乳头状突起,鳞状上皮与腺上皮相互延续.高倍镜下部分区域细胞核增大,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腺上皮CK7强阳性,鳞状上皮CK5/6、p63阳性,腺
目的 探讨导气督穴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就诊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循经取穴推拿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导气督穴针法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
患儿男婴,5 个月,因发现右侧阴囊包块1 周余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增大,右侧睾丸外缘可扪及大小3.0 cm ×3.0 cm ×2.0 cm的不规则包块,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其余体格检查均正常.MRI示:右侧阴囊明显肿大,其间见一团片状异常信号灶,形态欠规则,略呈分页状,境界欠清,大小2.1 cm ×1.6 cm ×1.6 cm,其内信号尚均,呈T1WI稍低、T2WI稍低信号,DWI略弥散受限呈稍高信号,ADC图信号稍低;病灶后下方见斑片状T1WI等、T2WI稍高信号,与病灶分界不清,其信号与左侧阴囊
目的 分析子宫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对2例子宫畸胎瘤及2例对照分析的卵巢畸胎瘤标本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子宫畸胎瘤患者年龄分别为39、50岁,均因月经量增多就诊,超声提示子宫腔实性占位,均行宫腔镜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均为成熟性畸胎瘤,由来自3个胚层的多种分化成熟组织成分构成.测序分析结果提示:子宫畸胎瘤与卵巢畸胎瘤均存在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突变,但子宫畸胎瘤X染色体的突变丰度较高.2例患者术
1问题提出rn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尤其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同学,时不时地会发出如下抱怨:“老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我都能听得懂,但是临到让自己独立做题时,就往往是得不出思路、找不出方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真让人感到很困惑.”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懂而不会”,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课堂上能听得懂老师的讲解,课后却不会灵活地加以运用.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这种“懂而不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成为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和让广大数学教师感到十分头痛的问
期刊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乳腺癌中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80例,正常乳腺组织30例,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在不同分子分型维吾尔族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维吾尔族乳腺癌中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TAT3蛋白和mR-NA在维吾尔族乳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STAT3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由乳酸脱氢酶(LDH)联合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dNLR)组成的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LIP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与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NLR>3和LDH>250 IU/L 2个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即良好LIPI组(含0个因素,n=31)、中等LIPI组(含1个因素,n=38)、不良LIPI组(含2个因素,n=17).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冲击波致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入对照组(Control组)、爆震组(Blast组)、爆震+给药组(RES组),每组各10只.伤后24 h进行Y迷宫试验;采集脑组织标本,HE染色检测脑组织爆震后炎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