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烟区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明湖南主要稻作烟区土壤电导率(EC)与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垂直分布特征,为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构建合理耕层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考察湖南郴州、衡阳和长沙稻作烟区0~ 50 cm剖面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垂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区比较研究,揭示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湖南稻作烟区土壤电导率为0.10~0.17 mS/c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10.55~ 14.35 cmol/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长沙烟区0~3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弱,30~ 5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衡阳烟区0~5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郴州烟区0~2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20~ 3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弱,30~ 5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强.电导率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阳离子交换量与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湖南稻作烟区土壤盐分含量适宜,未出现盐渍化现象,保肥性中等,20~ 30 cm土层保肥性最差,需构建合理耕作层并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苹果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家族的生物学信息与功能.[方法]在苹果基因组GD-DH13 v1.1中检索找到36个Hsf家族成员,并通过Pfam和NCBI Conserved Domain Database进行确认,然后利用TBtools、ExPASy、MEME等软件对其中33个含有完整Hsf结构域的基因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这些Hs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89~ 53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1703.71~58972.96,等电点为
[目的]探讨池塘养殖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大小与其肠道细菌间的关系,为筛选虾类肠道有益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后肠样品的总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大个体组(PB组)和小个体组(PS组)肠道微生物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红螯螯虾后肠样品中,PB组共检出121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PS组共检出587个OTUs,其中365个OTUs为PB组和PS组肠道微生物共有.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PB组红螯螯虾肠
[目的]探究氮磷钾指数配方施肥对假苹婆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假苹婆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假苹婆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案,结合指数施肥法进行配方施肥设计,测定其在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T1~T14)下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筛选适宜假苹婆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结果]T3处理(N1P2K2)假苹婆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总根长、根尖数、生物量干重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
[目的]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为优化桑园施肥管理措施、保障桑园土壤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设置秸秆覆盖还田桑园(SR)和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对照,CK)2个处理,45 d后分别采集2个处理的土壤样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各处理土壤真菌的Alpha多样性、不同分类水平相对丰度占比、LEfSe分析结果和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SR土壤中指示真菌丰富度的Ace和Chao1指数及表征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
[目的]探索外源硒对冰菜转录组相应机制影响及相关功能基因挖掘.[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冰菜硒响应转录组数据库.[结果]硒处理对冰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影响:除油菜素类固醇外,其它7个激素代谢途径均产生重要影响.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能够促进生长素信号转导,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中,AHP对硒处理敏感,A-ARR受硒处理呈显著上调作用,但均对硒浓度变化不敏感;硒处理浓度增加,使得赤霉素信号转导下游TF得到激活;脱落酸信号转导途径中,低硒处理(10 mmol/L)导致SnRK2表达量显著
[目的]本文探究野外实际生产条件下锗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系统采集水稻根系土壤、籽实样品各60件以及10件根、茎叶配套样品,测试根系土壤中锗、硒等营养元素、有机质含量及pH值和水稻根、茎叶、籽实锗及部分营养元素,并对土壤、水稻籽实锗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水稻系统中锗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结果]咸丰县水稻根系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1.58 mg/kg,略低于我国土壤锗含量背景值(1.70 mg/kg);水稻籽实中锗元素平均
[目的]为探讨形态性状和SSR标记鉴定的差异,为玉米SSR标记鉴定规程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从SSR标记鉴定规程中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对45个杂交玉米品种进行特异性和多样性分析.同时,测试了45个杂交玉米品种38个必测性状,基于形态性状进行特异性和多样性分析,比较分析形态性状鉴定与SSR标记鉴定之间的差异关系.[结果]45个杂交玉米品种SSR标记鉴定和形态性状鉴定的特异性结果一致,45个杂交玉米品种均具有特异性.20对SSR核心引物在45个玉米杂交种中检测到21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
[目的]探究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元素镉(Cd)的吸附机理,以期为治理Cd污染和改性生物炭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工业化生产的竹屑生物炭(BB)和烟杆生物炭(TB)为原料,在300℃的低温限氧条件下进行氧化改性30 min,冷却至室温后制成两种改性生物炭(分别记为BB300和TB300).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矿物组分进行分析,结合吸附实验对其吸附溶液中Cd2的吸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BB300和TB300产率高,分别达70%和65%.4种生物炭(BB、BB300、TB和TB300)的饱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方法]在大口黑鲈9个不同生长阶段(5、6、7、9、10、12、14、15、16月龄)采集肠道黏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结果]大口黑鲈生长前期OTU数量、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生长中后期,在6月龄均为最大;在各生长阶段微生物相对丰度大于2%的有9门17属,优势菌群有差异;随着生长阶段的推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目的]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er carbohydrates,NF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水平饲粮对育成期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体尺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体况良好、体重(26.38±0.43) kg相近的4月龄高原型藏羊,根据性别分为公羊3个组(R1、R2、R3)和母羊3个组(E1、E2、E3),每组5只,分别饲喂NFC/NDF水平分别为2.20(R1和E1)、1.39(R2和E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