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髓质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M)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21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1)Sham组;(2) I/R组;(3) I/R+ AM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6h作为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方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测定小肠肠黏膜的跨上皮电阻(TER);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信号分子72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p-STAT1(S727)]在各组中的激活.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肠I/R引起部分小肠绒毛上皮脱落,经AM预处理使得小肠绒毛重新排列整齐,显著缓解肠I/R所致的形态结构破坏.肠I/R引起ZO-1和Claudin-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分别下降38.54%及42.98%,并引起TER降低44.57%;经AM预处理使得ZO-1和Claudin-1的蛋白的表达较I/R组显著升高(分别为31.33%、33.92%),同时TER值较肠I/R组升高25.97%,并且使得肠I/R所致的p-STAT1(S727)激活被显著抑制(较I/R组降低56.52%).结论 AM对小鼠肠I/R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调控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肠道通透性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STAT1(S727)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433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中miR-433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433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Ct为9.73±2.96)显著低于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Ct为12.25±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433的表达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主要由多种炎性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磷脂介质[1],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PLT)聚集和释放作用,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参与损伤后多种炎症介质的“中心放大”介导作用,是创伤、休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其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烫伤早期SD大鼠血清PAF的变化及其与烧伤程度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自动酶标仪(型号:RT-2100
期刊
目的 观察幼龄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模型左肾上静脉直径的变化,以及经左肾上静脉行门体分流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对左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幼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建立CTPV模型,结扎左肾上腺静脉法复制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模型.结果 (1)术后6周形成CTPV和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大鼠模型;(2)CTPV组术后6周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压力升高[(15.
目的 观察乙二醛酶1(GLO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胶质瘤标本中GLO1的表达,同时采用小干扰RNA (siRNA)对C6细胞中GLO1的表达进行下调,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及噻唑蓝(MTT)检测GLO1下调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GLO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其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
目的 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探讨CXCR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CXCR4在82例胆管癌、7例胆道良性肿瘤、12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以及30例新鲜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XCR4蛋白在82例胆管癌、7例胆道良性肿瘤、12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28.6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在肺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6月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46例,取切除肺癌组织为观察组,取癌旁组织39例,以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肺部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hh和Gli2蛋白表达.结果 观察组Shh和Gli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3.91%(34/46)和67.40%(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 (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对人肝门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及降低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协同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NS-398(25、50、100μmol/L)、IL-6抗体(0.1、1.0、l0.0 mg/L)及联合用药(NS-398 100 μmol/L+ IL-6抗体10 mg/L)作用于QBC939细胞24、
目的 探讨蜂毒素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癌T24细胞,经0、7.5、10.0、12.5 mg/L的蜂毒素分组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CDK抑制因子p21cp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kip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膀胱癌T24细
乌司他丁(UTI)已广泛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烧伤、脓毒败血症的治疗,在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领域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而在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UTI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体质量为(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实验前禁食12h,禁水8h。
期刊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30例正常人血清MMP-9水平,对3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MP-9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60.44±9.75)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79±2.65)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